原標題:泗洪探索“兩山”轉化路徑實現生態空間佔補平衡

  “綠票”交易為生態修復“預買單”

  “這批楊樹種了兩年,生長速度非常快,直徑普遍在12厘米左右。”盛夏時節,泗洪縣半城鎮馬浪湖林場的80畝無絮楊長勢喜人,林場負責人王淼指着樹上的綠牌子告訴記者,“這片公益林是‘綠票’生態産品項目供給基地,你看,每棵樹上都有‘身份證明’。”

  泗洪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朱浩説,泗洪是全國首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近年來,該縣不斷探索“兩山”雙向轉化路徑,2022年推出了“綠票”交易模式。“簡單地説,凡符合條件的國有建設用地出讓時,競得人可以先從生態産品交易&&中心購買因建設導致的生態修復和生態空間治理所需成本的‘綠票’,完成生態空間佔補平衡。”

  國有土地出讓用途不一,一個科學合理的生態價值評估機製成為關鍵。為此,泗洪制定了“綠票”交易指南,對“綠票”各方面進行了明確:縣資規局在擬出讓符合“綠票”模式出讓條件的地塊時,提出“綠票”模式組合出讓建議,統計局組織機構核算地塊生態産品價值總量,“綠票”辦再結合不同土地規劃用途調整調節系數,兩者結合後,形成“綠票”價值。將地塊的“綠票”價值提交縣“綠票”領導小組會議審定,審定通過後,配置生態産品項目後産生“綠票”證。附帶“綠票”價值地塊出讓後,競得人在泗洪縣兩山生態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生態産品交易&&購買該地塊配置的“綠票”證。購買人每出資1元,可以從生態産品交易&&購得1枚“綠票”,收益期15年。

  泗洪洲億國際汽車城項目通過土地招拍挂手續拿到了59.91畝商業用地。由於該地塊以前種植的是樹苗和小麥,屬於農田生態系統,企業需要購入“綠票”,進行生態修復補償。通過第三方評估和政府審定,企業最終購買了17.17萬枚“綠票”,花費17.17萬元,享有半城鎮馬浪湖林場10.9畝楊樹15年的收益權。

  “此次土地出讓實現了自然資源資産組合(土地使用權+林木收益權)出讓。”泗洪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周挺介紹,林木收益權項目(綠票項目)按照土地所在生態空間的生態産品價值總量損失價值和用途調節系數結合的價值進行配置,不但完成了生態空間佔補平衡,還能讓競得人取得收益分紅。

  針對變現難問題,泗洪縣設立了“綠票”生態産品項目庫,包括經濟林木、泗洪生態蟹、泗洪生態米等項目,開展項目經營、企業運營、集體增收等活動。

  “這批樹都是最新的南林862品種,不僅無花粉、不飄絮,而且長得快。”在周挺看來,“綠票”模式有效實現了多方參與、利益共享。在政府層面,可有效拓展碳排放和生態空間治理模式,實現區域範圍內生態總體平衡;在市場層面,“綠票”持有人可獲得生態産品收益分配等保值增值服務和抵押融資;在社會層面,生態産品所在村集體可通過土地流轉、勞務或入股方式,帶動村集體和農戶增收。

  在泗洪,“綠票”還被賦予金融功能,經營主體可以在生態産品交易中心的&&上開展“綠票”限制性交易,如抵押、變現等。“縣域國有擔保公司聯合銀行機構推出‘綠票貸’金融産品,‘綠票’項目可在國有擔保體系內抵押融資。金融機構可按照‘綠票’項目估值80%以內進行貸款投放。企業持有的‘綠票’數額還可以作為信用積分依據,根據信用積分額度,享受貸款額度及利息優惠等。”縣發改局局長王廷健介紹,在具體項目的收益分配上,生態産品交易中心僅收取一定的服務費,其餘收益會依據協議進行分配,比如“綠票”持有人約80%,項目運營方(國有林場)和所在村集體分別約10%。

  “購買‘綠票’,當時的確增加了一筆支出,但細算卻獲益不少。”2022年9月,江蘇甲等包裝有限公司購買了泗洪縣首單“綠票”,公司法定代表人潘浩説,“我們花5萬元購買綠票,又從銀行擔保貸出4萬元,對流動資金基本沒有影響,到時還可享受一定比例的總收益分成。”

  除了探索“綠票”交易機制,泗洪縣還在石集鄉、半城鎮等鄉鎮探索建立綠色合作社即“綠社”運營模式,將鄉村集體的耕地、魚塘、宅基地等自然資源資産,以租賃、置換和入股的方式存入“綠社”,集中管理運營,促進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與生態魅力宜居的良性互動。“綠社”與“綠票”的完美結合,每年既可帶動部分群眾就業,還給“綠票”項目所在村集體帶來增收。

  “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生態産品項目建設,全面激活‘綠票’生態屬性,促進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和生態環境改善的良性互動。這種政企聯動、市場主導的方式,能夠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生態項目建設。這一做法去年榮登全省‘十佳生態環境治理改革創新案例’之首。目前,全縣已完成5筆‘綠票’交易,共116.81萬枚。”泗洪生態環境局局長李青説。(徐明澤 許哲 胡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