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近年來,金壇持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優化資源布局,賡續華羅庚精神,推進新教育實驗,教學質量穩步攀升,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高,教學氛圍更加濃郁。

  加強統籌規劃 提升資源供給品質

  華羅庚實驗學校沿河西路校區是金壇首個實行“點餐制”的學校。常州揚子餐飲管理公司梁棟介紹,之前是固定供餐模式,4個菜1個湯,現在每天菜品都不一樣,每週累計有50個品種。

  今年,金壇深入推進食堂運營改革,截至目前,華羅庚中學等4所學校已正式實行“點餐制”,其餘7所試點學校已確定“點餐制”工作實施方案,將於暑期完成食堂改造、設備添置等工作並於秋學期正式實施,讓學生由“吃飽、吃好”向“好吃、愛吃”轉變。

  改革不僅體現在餐飲環節,近年來,金壇推進集團化辦學改革,組建華羅庚實驗學校教育集團等5個優質品牌集團,形成一體化辦學、城鄉共建等多樣化辦學形式,在特色品牌共創、教學資源共享、教學研究共融等環節發力,奮力打響教育品牌。成立9個教育教學聯盟,全覆蓋建設“一體共贏”學校發展共同體,提升優質基礎教育資源覆蓋面。

  借助“兩湖”創新區主戰場區位優勢及“三城三區”發展規劃,城鄉一體化推進教育資源布局持續優化。繼續調整錢資新城區域匯賢中學等學校施教區,分步驟實施小規模學校優化調整工作,擬開展西旸小學等2所農村小規模學校優化調整工作,建昌幼兒園等6所小規模幼兒園轉設辦園點工作。同時,8個教育類新建、改擴建項目有序推進,預計將新增學位3200個。

  傳承華羅庚精神 打造優質教育樣本

  “自強不息、勇攀高峰、甘為人梯、家國情懷”的華羅庚精神影響了金壇幾代人的成長,也為金壇教育發展提供了不竭思想動力。近年來,金壇將華羅庚治學精神、教育思想、人文精神融入教育,打造金壇教育華羅庚品牌。

  結合各校特色,實施“賡續華羅庚精神”環境建設工程,將華羅庚精神轉化為可看、可感、可體驗的實體文化。同時,組織開展“傳承踐行華羅庚精神 助推教育高質量發展”主題教育實踐,華羅庚中學、華羅庚實驗學校舉辦“院士巡講進校園”活動,華羅庚實驗學校常態開展“華羅庚數學節”,通過各類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華羅庚精神。

  金壇還以品牌構建為特色,在鍛造學校硬實力上下功夫。2022年底,區委、區政府全面啟動華羅庚中學高質量發展辦學改革,組建高質量發展專家組進駐學校,深入實施提升教育教學管理效益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路徑。改革實施以來,華羅庚中學革新管理制度,整合優質資源,完善評價方案,建立“學校統籌、年級和處室部署、學科與班級落實”運行機制,架構青年教師成長營、骨幹教師發展工作坊、名師成長營三級培養模式,在優勢學科培育等方面探索實施行動策略。持續強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力度,構建“強基人才”四年課程體系,精準分析、科學培育拔尖學生。2023年高考,華羅庚中學本一上線率90.56%,創歷史新高。

  推進新教育實驗 鍛造教師隊伍

  今年3月,金壇召開新教育實驗啟動大會,全面啟動新教育實驗,遴選成立15個新教育實驗名校長工作室,依託區新教育實驗研究中心及名校長工作室兩大&&,指導參試學校分步驟、有側重地推進營造書香校園、構築理想課堂、締造完美教室等六大行動。

  各名校長工作室制定三年行動計劃,以打造精品學校、造就卓越教師、賦能學生成長為主線,初步形成以新教育實驗理念為先導、以金壇教育特色為內涵的新教育實驗實戰區,激發金壇教育改革發展的創新力量。

  同時,聚焦鍛造高水平教師隊伍,我區繼續實施“壇有優師”行動,持續壯大“五級梯隊”優秀教師隊伍。今年上半年,新增常州市名師工作室5個,7人在常州市評優課基本功競賽中獲一等獎。(馬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