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泰興市元竹鎮人大主席團積極開展“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學習實踐活動,以解決群眾操心事、煩心事為中心,搭&&、建諍言、幹實事,鋪就“便民路”、架起“連心橋”,引導各級人大代表積極履職,助推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聚焦“民心所向”,解憂紓困密切“魚水情深”。“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人大代表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堅守初心,下好民生實事先手棋。“西姜黃河大橋由於年久失修,成為險橋,影響了當地群眾通行。”“元竹鎮西片幾個村,因為離自來水增壓站距離較遠,水壓較低,村民用水困難。”這些年來,市人大代表蔣鳳壽積極為鄉親父老們做“發言人”,先於百姓與政府反映民生問題,讓困難得以解決、讓百姓出行更方便、讓百姓生活更便捷。

  &&民心,拓寬服務群眾新路徑。鎮人大代表蔣愛兵,把“腳下路”走成“便民路”,每週堅持走村串戶,於百姓家門口訪問題,於百姓心口解難題。“佤家門口路上沒有路燈,夜上回家很不安全”百姓的呼聲就是蔣愛兵行動鼓聲,他立即聯合選區內人大代表成員遍訪群眾,收集群眾意見,逐條道路實地查看,規劃村莊“亮化”方案,跟蹤項目實施,累計安裝200余盞,以責任之光照亮群眾回家路。

  秉持真心,建設和諧村居新樣板。他常説,想了解群眾,就要走進群眾,以心換心説家常話,才能做好群眾工作。每天清晨,他都會到村子裏走走,遇見人就停下聊聊,聽聽群眾話,談談群眾心,他就是鎮人大代表孫學彬。在申莊村創建“特色田園鄉村”的過程中,他既是項目實施的戰鬥員,又是項目推進的監督員,他堅持把建設田園鄉村的基本元素融入遠期規劃建設,致力打造“天藍、水清、田美、村潔”的“中國最美田園風光”。

  錨定“真抓實幹”,腳踏實地助推“惠民惠企”。元竹鎮人大代表們始終帶着真誠助企的熱望進廠入企,用心用情了解企業發展現狀,認真梳理企業問題困難,圍繞政策落地、惠企服務、工程審批等方面,主動協調解決難題,積極幫助出謀劃策,真心實意為企業解決問題。

  聚焦園區建設。市人大代表錢德宏,每月深入企業走訪2次以上,認真摸排、掌握企業在生産經營、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詳細記錄企業的困難與訴求,對排查出的問題和意見建議進行匯總。當他了解到園區上班停車難、用車堵、遇水澇的困境,積極向上爭取資金、項目,按照“強配套、優功能、興企業”的要求,高標準推進燃氣、交通、亮化等城鄉一體化工程,監督實施工業集聚區雨污管網提檔升級、路燈提檔升級、停車位設置等工程實施。

  聚焦企業發展。市人大代表陳小蘭,為幫助企業解決招工難問題,引導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組織納薩鑄造、合球機械等企業開展招聘活動2次,通過周工作例會、美好元竹微信公眾號等途徑,發布企業招工信息,有效幫助解決90餘人就業問題。

  聚焦政策惠企。鎮人大代表華彥,不斷優化事前服務,及時對接企業轉型升級,為項目建設提供充分的政策諮詢和業務指導,避免企業“折返跑”“無效跑”。強化事後跟蹤問效服務,及時傾聽項目建設單位的意見建議,圍繞科技創新、智能數改、高新技術提供政策支撐,提供“一對一”個性化服務,不定期開展企業上門服務,為企業發展新質生産力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

  注重“務本求實”,盡責履職服務“中心工作”。元竹鎮人大始終把鎮黨委的發展思路、工作目標作為人大工作的切入點,努力形成黨委、政府、人大目標同向、思想同心、行動同力的工作局面,確保人大工作和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同向發力。

  圍繞高質量發展,市人大代表、元竹鎮鎮長侯志青,始終把實體經濟作為穩的根本,把項目建設作為進的支撐,堅持“一二三産聯動、大中小並舉”,統籌抓好工業項目、服務業項目、農業項目。採用“企業+代表+部門”的代表履職模式,不斷探索招商引資的新形式。三年累計新簽約1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7個、服務業項目4個、農業項目8個。

  圍繞鄉村振興建設。鎮人大主席團聯合鎮黨委政府從美麗鄉村建設、扶弱濟困工作,到改善民生、農田水利設施維護;從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民營經濟發展,建立負責人牽頭、科室負責、村居配合、人大代表監督的辦理機制,不斷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圍繞民生福祉,以“1+6+36”代表接訪工作體系為載體,深入開展“亮身份、進網格”活動,廣泛徵集群眾的意見建議,及時分類、篩選、整理,對集鎮環境綜合整治、農村道路生命防護工程、人居環境提升工程等民生工程開展督查。聽取政府工作、環境保護工作、安全生産工作等方面報告。三年來,監督創成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2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1個。

  使命因擔當而光榮,履職因有為而精彩,進而匯聚成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有力推動全鎮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實現全年發展目標,助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