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談村幸福餐廳主打“助老口味”,村裏一半老人申領食堂飯卡
暖心!本土大廚燒出“幸福滋味”
“今天是談村幸福餐廳營業的第一天,歡迎各位來就餐!”7月1日上午11點,錫山區安鎮街道談村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朱成平在社區新建的幸福餐廳門口,迎接第一批客人到來。“這裡的菜肴非常適合我們老年人的口味,太暖心了。”81歲的陸雪景由於家人平日忙於工作,中午大多吃點麵條、泡飯應付一下,自此再也不用這樣“湊合”了。朱成平欣慰地説,幸福餐廳開張的消息一傳出,村裏300多名老人裏已有150位老人申領食堂飯卡, 他們都可以到這裡來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走進談村幸福餐廳,裏面環境寬敞明亮、乾淨整潔,濃濃的飯香充滿了整個餐廳。“惠老助餐要讓老年人吃得飽、吃得好、吃得舒心,談村幸福餐廳的運營模式最大化滿足村民口味要求,也讓有意願、有技能的村民在‘家門口’就近就業。”朱成平介紹,隨着村裏老齡化程度變高,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人中午就近就餐需求越來越高,雖然老年助餐可以由鎮(街道)中央廚房配送至村裏,但存在距離較遠、飯菜上桌不夠及時等問題。為此,談村決定自己開設社區餐廳,通過招募廚師、現場製作飯菜的模式,為老年人提供就近便利、新鮮安全的餐食。據了解,幸福餐廳的工作人員都是村裏的退休人員,經過培訓後持證上崗,大家都認為參與到助老惠老隊伍中很有意義。
立足本土特色,助力老年人“食”有所依。去年,錫山區在談村舉辦了首屆“鄉村廚師”培訓班,因地制宜完善助餐服務模式,錫山農村地區老年助餐網絡正進一步加密。“今年以來,錫山以‘鎮(街道)中央廚房+村(社區)助餐點(配餐點)’的形式,已基本實現村、社區惠老助餐服務全覆蓋,考慮到農村面積較大、老齡人口占比較高的實際問題,我們同時進一步挖掘農村現有資源,通過農村公共服務設施、鄉村餐飲企業、農家樂等,因地制宜增設助餐點,織緊織密農村助餐網絡,不斷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獲得感。”錫山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目前錫山城鄉長者助(配)餐點共有126家,其中農村地區助(配)餐點83家、全齡開放餐廳8家。據悉,錫山區將進一步探索惠老助餐市場化機制,老年助餐點在優先保障老年人用餐基礎上,面向社會開放,實現老年助餐服務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積極打造全齡友好社會。(尹暉 張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