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無錫市數字化轉型促進條例》&&一周年成績亮眼,“全國首部”引領多項“首創”“率先”

  無錫數轉“硬支撐”釋放發展新動能

  去年7月1日,無錫基於全市數字化轉型實際需求和實踐經驗,頒佈施行全國首部關於數字化轉型的地方性法規——《無錫市數字化轉型促進條例》。發布至今,多項榮譽接連收入囊中:無錫獲評2023世界智慧城市大獎·中國區“使能技術大獎”、“2023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獎”;“無錫市一體化協同辦公&&”入選2023年度江蘇省十大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示範工程;“靈錫”城市服務APP獲評2023年第二屆雲數大會優秀實踐案例。

  促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化轉型標杆城市,是引領無錫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立於高速翻涌的數據“浪潮”之上,《條例》的貫徹實施引領着無錫的數字化轉型不斷挺入“深水區”。

  多個領先落筆“數智百景”

  不久前,無錫首次亮相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就憑藉在智能科技、人工智能、數據要素、數字文旅、信創安全等方面的創新實踐與突出成就,斬獲16個獎項。獲獎數超無錫歷屆參賽獲獎項目的總和,居全省第一,在全國領先。

  一鳴驚人,不乏條例法規的推動作用。“保障轉型投入”“統籌部署”“一體建設”等條例中反復出現的字眼,成為托舉無錫零散分佈數字應用“聚氣成勢”的一張大網。

  事實上,在《條例》制定&&之前,無錫就已在製造業、農業、政務、醫療、教育等多領域擁有了豐富的數字應用場景。而各領域轉型意願、能力的參差不齊,以及數字經濟指標增幅放緩問題的出現,讓立法呼聲高漲。總結、提升、固化“數字無錫”建設經驗,“全國首部”的&&在錫催生多項“率先”“首創”。

  全國首個農業農村大數據“部—省—市—縣”四級互聯試點落地無錫;去年9月,無錫簽約落地江蘇首批12個“數據援青”項目;無錫首創的江蘇省數據開放與應用大賽今年新增數字政府應用案例賽道,吸引海內外6800支參賽隊伍;6月,無錫又馬不停蹄地在省內率先推出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數字化惠企服務&&。

  與高頻“突破”同步的是,數字化在日常生活中變得更加可觀可感。教育是市民最為關注的事項之一,不少家長都曾面臨孩子入學、求學的“憂、急、愁”。如今,點開“靈錫”APP教育專區“錫學通”教育一站式服務大廳,即可實現入學“一次辦、一網辦、掌上辦”。據悉,“錫學通”入學服務由“幼升小”拓展至“小升初”,服務範圍擴大至全市16.5萬名學生。

  “先離場後付費”由原來的38個點位拓展至1003個;“靈錫”APP迭代至5.0版本,上線功能服務1088項;70項標準應用接入“蘇服辦”,政務辦理可實現“智能秒批秒辦”;“無難事、悉心辦”錫企服務&&歸集3986條惠企政策……多個領域場景應用裂變增長,不斷提升市民、企業在錫的幸福體驗,無錫的“數智百景”正向“千景”“萬景”擴容。

  價值釋放搶佔“關鍵賽道”

  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離不開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在遠紡工業(無錫)有限公司,偌大的生産車間滿是高速運轉的機器,難以見到紡織工人穿梭忙碌的身影。據悉,該公司採用了“格羅瑞紡織生産管理雲&&”後,用工規模降低三成左右。其背後的“轉型推手”江蘇格羅瑞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紡織行業工業4.0相關的生産管理系統、智能物&&統研發推廣的科技型企業,使用了格羅瑞智能生産解決方案的紡織企業,生産效率平均提升15.53%,不良品降低率平均可達58.00%。

  “發展新質生産力,就是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推動企業實現精準高效的運營和管理。”江蘇格羅瑞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葛陳鵬介紹,&&積累了面向紡織行業11個工序環節的55個機理模型,形成面向紡織企業生産經營以及現場製造的9類21個解決方案,這一年裏,企業成功建成工信部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體驗中心。

  遠紡等企業的轉型故事恰恰就是《條例》“推動製造業企業實現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實現工業生産模式和企業形態變革”的生動寫照。無論是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還是未來産業的加速布局,都與數字化技術産生了更為緊密的&&。

  市數據局數字經濟與數字社會處相關人士&&,立法為“將數字化轉型工作寫入各類産業推進實施意見、行動計劃”提供了法律依據,為各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騰出了落地空間。據悉,《條例》實施一年來,全市100個智能化重點項目完成投資超260億元,現有國家級智能製造標杆企業3家、省智能工廠30家、智能車間353個。新增省級智能工廠14家、省智能製造領軍服務機構9家,數量均位列全省第二。

  數字時代,數據逐步成為新質生産力的優質生産要素,以數據開發利用為引擎促使生産要素實現創新性配置,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

  《條例》要求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截至今年4月,無錫累計入駐數據商、數據經紀人及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達到179家;錫數交&&交易規模(交易額)累計達到5480萬元。愈加紮實的數據産業基礎、多元先進的算力資源和豐富的數據應用場景,促成數據要素市場化發展“加速度”。

  生態底座托起“未來之城”

  數字化轉型的纍纍碩果為生産要素高效協同、産業深度轉型升級撐起了廣闊的天空,而面向未來,數字生態的構建則決定了數字經濟發展的上限。

  去年,無錫建成投用雪浪算力中心,&&《關於加快推進算力發展和應用的實施意見》,以高性能計算有力支撐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如今,無錫的5G基站覆蓋密度、人均基站數居全省前列,重點場所5G網絡通達率100%;車聯網覆蓋規模不斷擴大,全市1512個路口燈態數據實現共享。

  在數據要素供給上,今年2月,作為《條例》的配套制度,《無錫市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管理辦法(試行)》創新提出了授權運營分類分級方式,明確授權運營可以採取綜合、領域、場景等方式進行,以靈活應對市場需求;鼓勵多方合作開展公共數據産品市場化運營,探索多元化利益分配機制,進一步激發市場積極性。

  而“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無錫的一項獲獎案例——《打造數據銷毀車間 推動數據要素安全流通》,則為數據要素流通商業閉環拼上了最後一塊名為“安全”的拼圖。“無錫在全國率先探索公共數據授權運營銷毀機制,在全國地級市率先發布公共數據分類分級實施指南,制定地方‘數據二十條’等政策及標準文件,為保障數據安全提供政策指引。”業內人士&&,這推動數據安全流通應用和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加速數據要素市場發展。

  “做優數字生態是一項系統工程。”2023年以來,無錫不斷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落地首批12家高校未來技術學院合作事項,梁溪科技城功能區獲評中國産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全力打造“數字人才高地”,江南大學的高級研修班成為全省首個由工信部認證的企業“首席數據官”人才培訓項目。

  在無錫,以數字化人才、科研院所等創新資源集聚為抓手,新一輪強化生態支撐的行動正在向縱深推進。創新力量正在成為數字經濟賦能現代化産業體系的一支“輕騎兵”。(韓依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