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以普惠托育助力年輕爸媽解決育兒剛需 ——
26萬個“托位”推動破解“帶娃難”
每年6月15日至7月15日是全國托育服務宣傳月,今年的主題是“放心托育·方便可及”。近年來,江蘇以普惠為民、醫育結合為主線,從家庭照護、社區照護、單位照護、機構照護等方面發力,用“小托育”托起千家萬戶的“大幸福”。
15分鐘托育服務圈,托起“家門口”的幸福
“對我們這樣的雙職工家庭來説,家門口的托班解了燃眉之急。”2歲女娃琴琴的媽媽家住常熟市東南街道東湖社區,得知家門口馬上就有托育點,她抱着娃高興地説。
為加快完善“15分鐘托育服務圈”,今年蘇州全市計劃新增100個“統一管理、統一標識、統一配置、統一培訓、統一評價”的社區普惠托育點,就近就便為百姓提供更普惠、更安穩、更放心的帶娃服務。“社區普惠托育點將因地制宜開設乳兒班、托小班、託大班、親子班等班型,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臨時托、計時托等多樣化服務。”蘇州市衛健委婦幼健康處處長白明華介紹。
為方便市民更加精準地了解、選擇身邊的托育機構,蘇州還設計開發了“蘇州托育地圖”。家長通過蘇周到APP、健康蘇州掌上行APP或蘇州健康微信公眾號,可查詢全市300余家備案托育機構的基本情況,並通過VR沉浸式體驗托育機構的基本設施。
無錫市衛健委人口家庭處副處長張海燕説,通常入托意願最強的階段是在孩子10月齡到12月齡時,這時孩子剛剛學着走路,特別需要人看著。在無錫,給孩子找一個日間保姆,一個月要五六千元,普惠托育可以緩解年輕父母的後顧之憂,釋放年輕人的生育潛能。
2019年以來,無錫惠山區積極開展“1+N”托育服務模式試點,即依託1個示範性托育機構,帶動N個嵌入式、分佈式、連鎖化、專業化的社區普惠托育分園(托育點)共同發展。目前,無錫基本解決了托位“有沒有”的問題,接下來還要着力解決“優不優”的問題,進而消除年輕家庭中孩子“沒人帶、帶不好”的顧慮。
公辦托育放心托,帶娃上班兩不誤
走進南京市建鄴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托育園,墻上童趣化的小雲朵仿佛在向孩子們招手,許多可愛的小朋友正在托育老師的陪伴下做游戲……“這裡無論是環境佈置,還是育兒氛圍,都十分溫馨,也讓人放心。”在附近上班的丁丁媽媽感慨。
南京市建鄴區有53.4萬常住人口,其中17—40歲年輕人佔比38.33%,是南京人口結構最年輕的城區。此外,建鄴區每年還有大量年輕的新居民落戶。如何為年輕爸媽“減負”,托育服務肩負着重要使命。
去年底,建鄴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揭牌,該中心副主任蔣雪霞介紹,該中心由建鄴區衛健委主辦,區人才集團協辦,區婦幼保健所和晨星托育有限公司共同運營管理。“中心利用轄區內醫療機構優質資源,建立三級醫育結合服務體系,提升嬰幼兒科學養育照護水平。”
目前,像這樣的公辦托育園,建鄴區已有6家,分佈在該區多個辦公區域周邊。“很多年輕媽媽休完産假就要上班,如果沒有老人幫襯,孩子的照護就成了難題。公辦托育園師資力量專業,收費也比民辦托育機構實惠,為我們解除了後顧之憂。”丁丁媽媽説。
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王靜介紹,為促進普惠托育服務蓬勃發展,南京市&&了普惠托育機構評估標準和相關獎勵辦法,鼓勵發展公辦、公建民營等普惠托育機構。目前,南京建成市級普惠托育機構75家,建成市、區級托育綜合服務中心6家。
此外,“醫育結合”是江蘇托育服務一大亮點。南京在市級層面成立南京市托育綜合服務中心,發揮嬰幼兒早期發展權威專家團隊作用,開設“家長養育照護能力提升項目”。以各區婦幼保健機構、各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兒保專業醫護人員隊伍為骨幹,打造全市養育照護服務網絡。
去年5月,無錫市兒童醫院與金童苗苗園合作,簽約成立無錫市嬰幼兒“醫育融合”照護實踐基地。探索以醫促養、醫育結合新途徑,為制定無錫市嬰幼兒照護地方質量標準積累經驗。雙方在兒童早期發展、養育照護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嬰幼兒照護健康、營養、早期學習、回應性照護和安全保障等內容,細化工作方案,普及科學育兒知識,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及適宜技術推廣,為全面提升嬰幼兒照護水平、構建嬰幼兒“醫育融合”的照護模式樹立典範。
全社會共建共治,規範托育服務秩序
普惠托育要走得穩、走得遠,需要全社會的共建、共治。
“近年來,江蘇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健全完善托育服務發展的政策支持體系,托育服務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省衛健委副主任朱岷介紹,南京、無錫、蘇州入選第一批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城市;蘇州和南京獲評中央財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務發展示範項目;全省有10家單位被評為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各地打造了一批示範性托育機構,培育了一批江蘇特色托育品牌,帶動全省托育服務整體水平不斷提高。
伴隨普惠托育機構的“遍地開花”,蘇州正在探索如何實現行業自律,政府如何長效監管等。去年成立的蘇州市嬰幼兒照護服務促進會,以行業自律助推全市托育機構高質量發展,智慧托育管理服務信息&&也正在加快建設。蘇州還在制定《托育服務質量評價指南》地方性標準,開展機構等級質量評估,不斷提升托育機構管理專業化、服務同質化、運營規範化水平。在此基礎上,蘇州還探索公安、市監等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強化托育領域的綜合治理。
“蘇州的智慧托育管理服務信息&&,推進各部門間的托育機構登記備案信息互通,提高托育機構監管的全面性和及時性,實現數據共享、業務協同和統一監管。”白明華介紹,目前蘇州在優化服務、加強管理、統計監測等板塊形成數據通道,助力提升托育服務質量。依託“智慧托育”&&,機構還能建立嬰幼兒“成長檔案”,建設家園共育數字化&&,合力幫助嬰幼兒健康成長。
南通市衛健委專門研發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監管&&,實時管理托育機構申辦過程、嬰幼兒入托、信息公開、資金管理、誠信記錄和業務數據等,全市85%的托育機構已接入該監管&&。
在各項政策的加持下,截至目前,全省各類托育機構可提供托位數超26萬個,完成備案的托育機構超過1800家,數量居全國前列。(王甜 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