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舊換新”是促進新房、二手房良性循環,釋放購房消費需求的重要舉措。伴隨各地一攬子政策的加速推進,首批實現“以舊換新”的案例正在落地。住房“以舊換新”到底怎麼換?江蘇省太倉市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至城建設項目副總經理劉鵬飛接受了新華網的專訪。

  【新華網】作為正在落地的案例,太倉市商品房“以舊換新”主要採取哪種模式?

  劉鵬飛:我們太倉商品房“以舊換新”主要採取國企收購的模式,總體目標是為了解決老百姓手上的房子賣不掉,沒有買家來買舊房這一堵點,讓舊房子好賣、賣得上價,疏通交易堵點。

 【新華網】收購二手房的資金從哪來?

  劉鵬飛:針對商品房“以舊換新”,收購舊房的資金25%的部分是太倉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自有資金,另外75%的資金是銀行專項貸款,銀行貸款的利息差不多是3個點多一點,貸款周期為25年,屬於長期貸款這一類型。

  【新華網】收來的二手房用來做什麼?

  劉鵬飛:我們“以舊換新”所回收的存量房,用於保障性租賃住房和人才公寓房源。具體來説,在短期之內,收回來的舊房被優先返租給市場客戶,因為他們參與“以舊換新”後,新房大多仍處於期房的狀態,還不能收房、入住,他們短時間內需要繼續住在原來的舊房子裏,我們就把這房子返租給他們。另外,大學畢業生來到太倉後,可享受月租金30%的政府補貼,“以舊換新”所回收的存量房也是專項人才公寓的房源之一。從長期來看,收來的二手房也可進入市場再次出售。總體而言,我們通過“租售並舉”的模式盤活回收的二手房。

  【新華網】目前,開展國企收購“以舊換新”的進展怎樣?消費者的反應如何?

  劉鵬飛:太倉於2023年9月底試行“以舊換新”政策,一直持續至今,並於今年1月份起逐步常態化。截至目前,成交新房量約235套,回收二手房約270套。從總體銷售額來看,新房銷售額逾8億元,二手房銷售額約4.4億元。另外,在今年5月份又新增50套左右的“以舊換新”參與名額。我們也多方了解到消費者的實際反應,整體的趨勢是向好的,老百姓的反饋基本上以正向的互動為主。

  【新華網】哪些商品房可以參與“以舊換新”?

  劉鵬飛:我們“以舊換新”所回收的存量房,必須滿足以下幾個要求:一是房屋證載面積需小於144平方米;二是房屋産權清晰無糾紛,比如不屬於被查封的狀態;三是房屋安全、可正常使用,比如水電氣正常供應,房屋不存在滲漏情況,無違章搭建等。

  【新華網】有哪些具體的措施,可以讓二手房房屋價值評估更合理?

  劉鵬飛:我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許多老百姓非常在意舊房價值評估的合理性。我們建立了一個評估庫,邀請一些主流的評估公司進入評估庫。對每一戶進行“以舊換新”報名和評估的過程中,我們隨機抽取三家評估公司對其所屬的小區進行評估,將三家評估公司的評估結果取平均值,作為一個最終的基準價。

  【新華網】目前,當地哪些政策降低了居民換房的風險?

  劉鵬飛:在住建部門的支持下,我們設立了一個“以舊換新”的專用資金監管賬戶,收購舊房的房款會被打到資金監管賬戶上,確保資金安全。在正式的評估價出來之前,我們收取的意向金都是可以退的;在評估價已明確,並且得到換房居民的認可,與新房所屬的項目公司簽訂存量房的置換協議後,我們才會將這個意向金轉為新房的定金。

  【新華網】市民以舊房換新房可享受哪些政府補貼?

  劉鵬飛:在太倉,市民“以舊換新”可享受個人所得稅補貼政策。舉例來説,如果在賣掉舊房的一年內購置新房,可享受出售舊房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被退還的這樣一種補貼方式。另外,蘇州市現已實施“以舊換新”購房契稅補貼,我們也是按該政策一體執行。太倉房産超市已正式啟用,房産超市集房産銷售、展示與服務等功能於一體,吸引了很多房地産開發商入駐,其銷售的部分樓盤對參與“以舊換新”的市民會提供專屬優惠。

  【新華網】下一輪商品房“以舊換新”計劃怎麼布局?

  劉鵬飛:太倉商品房“以舊換新”已經常態化,我們將實時監測市場的動態情況,根據市場情況來研究政策是否需要進一步迭代升級。目前,我們主要是針對“以舊換新”已經成交的市民加快公司內部流程、效率的優化和提升,讓其運營質效能更快地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