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步入“雙鐵時代”,縣域小鎮如何掐準文旅發展“流量密碼”?

  借力超級IP,“霞客”一呼百應

龐澄勳 攝

  上方為雲霞,與游聖之號“煙霞客”契合,凸顯其人之飄逸;中部為旅途出發點勝水橋及其朝碧海、暮蒼梧的剪影,底部是其游歷的名山大川……最近,徐霞客鎮發布形象標識“徐霞客”,從100多件各地參選作品中脫穎而出的標識設計者就是當地人。“無意中看到徵集通知,想試着傳遞‘徐霞客IP’的文化內核,沒想到被選上了。”這兩天,徐霞客鎮人鬱晟又開始忙着設計起新作品——霞客盲盒。

  從徐霞客故居內的無錫首場園林沉浸式錶演,到全新發布融入霞客剪影的徐霞客鎮形象標識,再到全力籌備重啟《徐霞客報》……不僅是鬱晟,更多霞客人在活化利用“徐霞客”這個超級IP上不遺餘力。“步入‘雙鐵時代’後,如何用好歷史名人這個人文經濟發展的‘流量密碼’,全鎮在探索。”徐霞客鎮黨委宣傳委員趙曉薇説。

  創新實踐:徐霞客文化進校園

  剛剛過去的周末,徐霞客故居再次出現了五年級學生趙佳怡的忙碌身影,每到一個景點,她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像趙佳怡這樣的小導游,“霞客故里導游團”成立十多年來,累計已有數千余名。徐霞客實驗小學校長毛新薇介紹,為了使霞客文化從零散走向系統,他們編寫了校本課程教材《走近霞客、走向實踐》,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徐霞客的一生;為了激勵大家的講解熱情,他們還創新設置初、中、高三級“小導游證”,其中初級為上崗證、中級為星級小導游證、高級為十佳小導游,越來越多學生加入講解隊伍。

  “幼兒園、小學、初中,每個層級都有徐霞客文化進校園的創新實踐,希望游聖精神融入每個霞客人心裏。”該鎮教育科科長黃怡虹介紹,講演徐霞客事跡是幼兒園小霞客節的“重頭戲”,學校根據孩子年齡特點,精心挑選了《小霞客尋仙》等製作成繪本、音頻供孩子們賞析。徐霞客中學整個校園就是一個“霞客文化”體驗場,“霞客探索精神”滲透在路、橋、亭、水、景、苑、館等方面,形成了無聲感召的磁場。

  為做大徐霞客IP注入一份情懷

  隨着錫劇《徐霞客》的奏響,木舟伴着樂聲緩緩駛來,小船載着22歲的“徐霞客”從勝水橋畔出發,開啟了一段波瀾壯闊的“霞客之旅”。去年,仰聖園中的這場沉浸式園林實景演出精彩絕倫。“把園中景、景中劇、劇中人巧妙融合,讓徐霞客故居‘活’起來,也帶領觀眾重溫了游聖精神。”趙曉薇介紹,這場穿越式的演出實景作為全新的嘗試,也讓他們有了更多活化利用“超級IP”的金點子。

  “倡議社會各界愛心企業踴躍參與文化專項資金認捐活動,為做大徐霞客IP注入一份情懷……”最近,一份關於打造全民文藝普及&&的倡議書在徐霞客鎮企業家間流傳開來。趙曉薇也沒有料到,這份倡議書竟然引得企業家一呼百應,一次性募集資金近200萬元。“在錫劇《游聖情傳》、歌曲《走進霞客》、詩詞集《勝水橋詩抄》之外,充分調動藝術鄉賢和民間文藝力量,持續推出更多的首創文藝精品。”

  徐霞客鎮的企業家們對“徐霞客IP”情懷很深。雪豹日化展廳內,不僅有整墻關於徐霞客的人物介紹,櫥窗還擺滿了與徐霞客相關的各類收藏,其中還有冰心題字《少年徐霞客》劇本。“10多年前,雪豹舉辦的首屆徐霞客杯書畫大賽收到了近千幅作品,在海內外掀起了一股‘徐霞客熱’”。雪豹日化董事長李秋雁説,多元化宣傳徐霞客文化,近兩年,他們還創新在牙膏包裝上融入霞客元素,讓霞客文化走得更遠。

  深挖特色打開全域文旅新空間

  一頂帳篷、一杯咖啡、一片麥浪,方園村村咖“稻田裏”有着徐霞客文化的現代化表達,隨着全鎮步入“雙鐵時代”,引來一波波游客。距離不遠處,南苑村電商直播間內,雨惠農業合作社“霞客味稻”綠色大米,勝水河蟹養殖合作社“勝水牌”大閘蟹,還有游聖農業農機合作社“游聖牌”稻米……霞客品牌系列農産品引來不少網友爭相搶購。“深挖特色,串起一條全域文旅線路。”南苑村黨委書記吳國榮介紹。

  其實,用好“徐霞客”超級文化IP,該鎮早有籌謀。幾年前,鎮屬公司就註冊了徐霞客系列商標266件,並通過與文旅企業、農業企業合作,以商標授權的形式,將“徐霞客”“霞客”等品牌商標授權給多家優質企業,陸續成立了一批包含“徐霞客”文字、字母、圖案商標的企業,“霞客家宴”菜品、“溯江源”徐霞客山泉水等産品也有了知名度。

  更多的配套文創産品在醞釀和挖掘。最近,徐霞客鎮、江陰市中醫院、徐霞客研究會三方常常聚在一起一邊翻看《徐霞客游記》,一邊熱烈討論。“‘早令顧仆捶薑湯一大碗,重被襲衣覆之,汗大注’,原來徐霞客是用大汗來祛除寒熱的。”趙曉薇説,他們計劃與江陰市中醫院聯合推出包括五寶茶在內的系列保健湯品,把江陰的游聖文化與中醫文化串聯,實現“1+1>2”的效果。(唐蕓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