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以“數智物流保糧安,倉儲升級助降本”為主題的糧食物流數字化主題沙龍在溧陽召開,本次活動由江蘇省物流産業促進會、江蘇省物流與供應鏈研究院聯合主辦。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二級巡視員周曉林,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二級研究員、江蘇省水韻蘇米産業研究院院長王才林,江蘇省物流産業促進會副會長周榮華,江蘇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規劃建設處副處長劉能雄,江蘇省物流與供應鏈研究院院長、東南大學教授毛海軍,江蘇省科協農村中心主任張傑,常州市發展和改革委糧食和物資管理處處長李寧,溧陽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亦愚,溧陽市人防辦副主任偰軼,江蘇正昌集團董事長郝波等出席會議。江蘇省物流産業促進會糧食物流專委會秘書長、江蘇省物流與供應鏈研究院副院長劉正主持會議。

  周曉林在致辭中&&,國家大力提倡發展新質生産力、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為推動糧食物流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實踐思路,賦予了新的發展動能。希望糧食物流相關企業能夠強化“兩個更加重視”,共同為江蘇糧食的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他提出兩點建議:一是更加重視數智轉型,全面提升糧食倉儲物流設施水平。加快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糧食物流中的應用,持續實施“上雲用數賦智”。二是更加重視糧食項目建設,切實抓好監督管理和謀劃儲備。推動糧食倉儲物流高質量發展,關鍵在項目、支撐在項目、希望在項目。

  毛海軍在致辭中就江蘇省物流産業促進會如何推動糧食物流數字化工作提出四點方向:一是積極做好政府政策宣貫推廣。二是加強對糧食領域解決方案服務商摸排篩選,發布一批具備糧食物流數字化改造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白名單。三是試點打造數字化示範場景。圍繞糧食運輸、數字糧庫、糧食流通等領域,積極與有改造需求的糧食企業溝通對接,合力推進數字化轉型應用,形成一批可複製推廣的糧食數字化物流場景解決方案。四是加強行業標準制定。強化與國家標準對接,在糧食數字化領域推進數字儲糧、數字貨運等方面形成一批引領行業發展的地方標準、團體標準。

  在主題演講環節,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趙慕階以“新質生産力背景下糧庫數智化轉型升級方案研究”為題,從學術研究的視角出發,解讀糧庫信息化的背景,分析了全國糧食儲備信息化建設模式,提出“雲”+“網”+“邊”+“端”一體化糧庫數智化解決方案。南京豐源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亞莉聚焦現代糧食倉儲物流設施設計,回顧了我國糧倉從磚木結構到鋼筋混凝土排架結構平房倉、淺圓倉的發展歷程,系統分析了不同倉型的特點及優劣勢,並全面展示了糧倉的性能、工藝設備及配套系統。江蘇物潤船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在糧食物流數字化方面有着豐富的實踐。該公司董事長朱光輝從糧食物流的現狀與挑戰切入,闡述了數字化技術在糧食物流中的應用,並結合自身實踐分享了糧食物流數字化轉型方案。

  在企業分享環節,江海糧油(張家港)産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文介紹了張家港江海糧油産業園的基本情況,圍繞“智能化”“無人化”兩個方向逐項開展碼頭科技創新工作的思路,以及港務管理系統、審批管理&&、智慧物流中心等項目的進度及成果。

  從百年正昌的産業布局、核心業務、發展成果和企業文化,到正昌國糧圍繞糧食加工裝備與倉儲打造的服務體系和典型項目,江蘇國糧倉儲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文利全面展示了現代化糧食倉儲中的科技力量。

  靖江華穗是國內專注於內貿糧食物流的電子商務&&,靖江華穗智慧物聯有限公司董事長常勇進詳細介紹了企業的主營業務,在項目案例中分享了靖江華穗在推動全國和區域性糧食物流公共信息&&建設方面的思考與實踐。

  南糧集團作為江蘇省首批、南京市唯一的“數字化糧庫”建設試點單位,長期推動糧食進出作業流程標準化、信息採集自動化、倉儲保管智能化和業務管理集成化。南糧集團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玲玲通過實實在在的數據和案例展示了南糧的糧庫系統和項目成效,為糧食企業提供借鑒。

  圓桌對話由江蘇省物流與供應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井蕾主持,南京財經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趙思琪、江蘇艾龍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化東、江蘇豐尚鋼板倉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禮文、中物智鏈物流産業發展(江蘇)有限公司總裁吳小傑展開深入探討,為糧食物流數字化提供了多樣的理論和實踐參考。

  劉正在活動總結時&&,整個沙龍圍繞糧食物流數字化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用智慧點燃思考,用觀點碰撞火花,與會代表收穫滿滿。今後,促進會糧食物流專委會將繼續努力前行,辦好每場會議,為行業發展作出貢獻。

  當天上午,與會人員還參觀了江蘇正昌集團有限公司和江蘇國糧倉儲工程有限公司。(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