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市張橋鎮有這樣一群老幹部,他們積極響應振興鄉村的號召,深耕鄉間田野,結合自身優勢,整合資源發揮餘熱,為建設家鄉增光添彩。

  産業振興,鄉村旅游促共富。鄉村振興産業先行,産業興旺是鄉村全面振興發展的基礎和關鍵。吳榨村前任黨總支書記鞠桂燦規劃引領,迎合市場需求,致力於發展鄉村旅游,打造特色田園鄉村。完善基礎設施,將全村所有通組道路全部硬質化並配套亮化工程。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硬體配套設施。積極探索“農業+旅游”的新業態。立足實際引進能人投資,創建了旭日豐生態園,集旅游觀光、水果採摘、垂釣等項目為一體的農旅融合的旅游打卡目的地。參與老村部設計改造,提升村民和村集體經濟收入,依託特色鄉村旅游,將吳榨村打造成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

  薪火相傳,文化綿延促共美。鄉村振興文化鑄魂,鎮志是傳承鄉風文化、涵養鄉風文明的重要載體。張橋鎮的退休老幹部們筆耕不輟,帶領青年幹部們投身於鎮志編纂,記錄下張橋鎮的歲月變遷,保留鎮史記憶,講述民間故事,傳承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鎮志濃縮着張橋鎮的過往,記錄着現在,更展望了未來,是存史、資政、育人的文化寶藏。老幹部們思想政治覺悟高,智慧經驗豐富,體現着對理想信念的執着追求,在工作中如同一個個“活教材”,向青年幹部進行“紅色教育”,讓這批新鮮血液將“紅色精神”傳承弘揚。

  授業解惑,立德樹人共未來。鄉村振興教育強基。教育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石。部分老幹部們利用所學所長,以及多年的經驗積累,扎根鄉野田間,為村民提供農業技術指導,提升農戶的種植技能,宣揚綠色種植的理念。為鄉村振興培養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的新農人。鎮西村的校外輔導站常有離退休老幹部的身影。輔導站秉持着立足農村實際,立德樹人,追求質量的辦站宗旨,不斷提升師資力量、豐富課程設置以及優化教育理念,一直以來不間斷為少年兒童服務,為張橋鎮的教育事業提供了優質資源。

  泰興市張橋鎮黨委書記王永富&&,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老幹部們始終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憑藉豐富的經驗、深厚的底蘊和無私的奉獻精神,為社會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們要深刻認識到老幹部的重要價值,積極搭建各種平台,讓老幹部們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和經驗,發揮所長,為社會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錢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