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養護道路、增設汀步、見縫插綠——

  景觀“微改造” 品質大提升

  街頭巷尾處,邂逅浪漫花墻;路面改造後,行車平穩順暢;夜幕降臨時,璀璨路燈成為亮麗風景線……一段時間以來,圍繞市民的“微心願”,南通市住建部門開展城市品質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景觀“微改造”,助力城市品質、顏值雙提升。

  昨日,市區海韻街施工現場一派忙碌景象,伴隨著攤鋪機“轟隆隆”的響聲,溫度高達150℃的瀝青混凝土熱料從貨車上傾瀉而下。

  受車輛荷載影響,市區不少路面出現網裂、沉陷等不同程度的病害,影響道路行車安全和觀感品質。為消除安全隱患,市政設施管理處搶抓夏季施工黃金期,組織開展道路維修養護。“對于需要零星修補的情況,我們啟用運作成熟的專業化維修班組,以小型銑刨機、瀝青撒布機、壓路機等全套專業化設備,將作業時間控制在2至3小時內。”市政設施管理處設施管理一科副科長沈楠介紹。

  在市區世紀大道和崇文路交叉口,市政人員利用刮板等工具,將一種特制的漿體灌入剛剛鋪就的瀝青路面中。今年以來,市政部門以提升道路品質、節約養護費用為出發點,運用灌入式抗車轍路面改造等預防性養護新技術,以人性化、可持續的“微改造”,達到“精提升”的效果。

  城市更新做得好不好,關鍵看老百姓滿不滿意。“曾經去上公共廁所,需要踩過一片草地,現在方便多了。”昨日,記者看到,在洪江路東側萊茵苑北側綠地公廁旁,綠化帶上一條“小徑”已被鋪上汀步,成了便民通行道。市園林綠化管理處主任夏興峰介紹,為了滿足市民通行需求,園林綠化在通京大道、洪江路、虹橋路、躍龍路等路段增設6處汀步,巧解踩踏難題,提高公共綠地的“可達性”。

  初夏,月季成為五月頂流,虹橋路南側的一片月季“花海”映入眼簾。近年來,南通市增綠添彩扮靚城市風光,家門口的“口袋公園”越來越多。截至2023年年底,南通市城市綠地面積已增至12638公頃,綠地率達到了41.57%,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也達到了19.65平方米。

  “一個精致幸福城市,離不開細節的打造。”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住建部門通過一次次“微”改造,打磨一個個“微”細節,改善市民一個個“微”體驗,以精雕細琢的繡花功夫扮靚城市風光。(蔣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