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泰州海陵堅持一線跟蹤考察激勵幹部敢為善為

  幹在當下,獎在及時

  上門話家常、講政策,一遍遍答疑解惑,做實做細動員工作……在全區房屋徵收(搬遷)掃尾清零攻堅行動中,泰州市海陵區城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陳靜芝用誠心打動群眾,既率先完成任務,又有效化解一起多年的信訪矛盾。群眾好口碑成了專項考察“加分項”,陳靜芝被推薦為職級晉陞人選,突破常規晉陞為一級主任科員。

  在5月份剛剛公布的海陵區2024年度第一批專項考察及時獎勵名單中,有11人在徵收搬遷、招商引資等專項工作中,因實績突出而晉陞職級(職員等次、薪酬級別),其中9人為突破常規提前晉陞。

  中心工作在哪,考察識別幹部就在哪;幹部實績出在哪,及時獎勵就跟到哪。泰州市副市長、海陵區委書記孫群&&,考察幹部不能臨時“搞突擊”,要重點考察幹部在重大任務中的現實表現,及時跟蹤發現、表彰獎勵那些敢闖敢幹、執行力強的一線幹部。

  今年初,海陵區組織部門會同區委辦、政府辦、考核辦等部門,研判形成高質量考核、項目建設、招商引才、鄉村振興等8個一線專項考察項目清單,對於突發性重大事件、急難險重任務等,也及時納入專項考察範圍。設立專項晉陞“獎勵性晉陞職級周轉池”,通過使用組織統籌職數、核減部門長期閒置職數、回收考核墊底部門部分職數等多種途徑,籌集40個職級職數用於專項考察獎勵性晉陞,突出實績導向,不搞平衡照顧。

  “要緊抓‘及時兌現’,不搞‘秋後算賬’,切實發揮好組織部門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海陵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施康振説,只要專項考察取得階段性成果,就第一時間實施獎勵性晉陞。該區改變以往相對固定時間集中實施晉陞的慣有做法,精準運用專項考察結果,及時兌現獎勵政策,尤其對在專項工作中“拔頭籌、扛紅旗、破堅冰”的幹部,獎得“讓人服氣”,獎到“讓人心動”。“月初才率隊完成專項工作任務,月底就晉陞了職級,我感到備受鼓舞,有了專項考察,我更加堅信,只要幹得好,就不怕組織發現不了,就不會‘流汗又流淚’。”海陵區城管局副局長張華蘭在晉陞一級主辦的考察談話中説道。

  深入重點項目建設、急難險重任務一線考察幹部,既推動重點工作落實,也釋放“組織時刻關注幹部”的強烈信號。“職務職級並行政策實施後,有些同志認為職級晉陞是福利性的,有‘到點就升’的想法,而這次晉陞區別於以往集中性、常規性的晉陞,不講‘論資排隊’,不看‘先來後到’,突出及時性、獎勵性,變‘躺贏’為‘搶贏’,變‘事後’為‘事中’,大幅提升了職級晉陞的‘含金量’。”海陵區投資促進中心第五招商分局局長周全深有感觸。

  既看日常工作也看關鍵貢獻。海陵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仇雲奇介紹,該區適時邀請住建、商務、審計等部門作為考察協同部門,為考察組開展“崗前培訓”,對重點考察內容進行分析研判,做到因類施考、因事施察。創新“集成式”“開放式”“影子式”一線專項考察工作機制,打破幹部評價幹部、“局外人”評價“局內人”的局限,在專項考察中注重收集“上下左右”多維度信息,貫通上級部門、分管領導、服務對象、配合部門、同事下屬等全方位評價。不限制具體時間、地點、場合和對象,各考察組置身事中,通過現場駐點觀察、列席調度會議、隨機走訪調研、廣泛談心談話等方式,在具體的事件、場景和實績中,“如影隨行”地開展一線跟蹤考察。今年以來,6個專項考察組共計列席各類會議41次、實地走訪52次,收集幹部先進事跡及反面典型29例,為區委選人用人提供了有力決策參考。

  值得一提的是,該區充分考慮到各種類別幹部,將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陞、村(社區)幹部工資薪酬級別檔次晉陞等一併納入及時獎勵範圍,進一步樹牢“幹在當下,獎在及時”的鮮明導向,最大限度地激發全區各級各類幹部敢為善為精氣神。(陳東升 劉偉 周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