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助殘日,文化暖人心。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為持續推進扶殘助殘文明實踐,營造良好的社會風尚,5月16日下午,南京市鼓樓區以百場公益演出廣場行為契機,將傳統文化與助殘行動相結合,在蘇寧清江廣場舉辦第34個全國助殘日廣場宣傳活動,並邀請江寧區京劇票友團的文藝工作者帶來精彩的展演。

  本次活動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鼓樓區文化和旅游局、鼓樓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鼓樓區文化館、鳳凰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鳳凰街道文化站、鳳凰街道殘聯、鳳凰街道紅十字會等單位承辦。鼓樓區殘聯副理事長、三級調研員毛惠英,鳳凰街道工委書記劉東生,鳳凰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何玖蓮,鼓樓區政協委員李庭愷、李偉和清江蘇寧廣場總經理宋厚枋等參加。

  活動伊始,劉東生在致辭中&&,近年來,鳳凰街道高度重視殘疾人事業,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連續承辦十屆鼓樓區“百場公益演出廣場行”活動,服務觀眾10000餘人次。此外,鳳凰街道充分挖掘轄區人文資源,開展書畫展、廣場舞比賽、非遺製作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惠民活動,並組建了40余支文化、體育類群眾文藝團隊,大大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劉東生説:“鳳凰街道將繼續秉承文化樂民、文化惠民、文化育民的理念,激勵更多文藝團隊展示精神面貌、創作精品演出,讓包括殘障人士在內的全體居民在文藝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推動基層文化繁榮發展。”

  “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玉兔又早東升……”一曲《貴妃醉酒》,江寧區京劇票友團的文藝工作者以精湛的演技,將劇中喜樂哀愁的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對很多居民來説,京劇《沙家浜》選段耳熟能詳,演員們用心用情演繹,充分展現了軍民之間魚水情深,以及共同抗擊敵人的堅定信念……此外,《紅梅讚》《黛諾》《鳳還巢》《杜鵑山》《智鬥》《女駙馬》《紅燈記》《梨花頌》等經典劇目輪番上演,也給觀眾帶來了超強的藝術享受,讓大家近距離感受到了京劇的無窮魅力。居民楊女士説:“精彩活動讓居民尤其是殘障人士近距離感受到傳統京劇的魅力,大家看得很投入、心情很美好。”

  值得一提的是,現場同步舉行全國助殘日廣場宣傳,鳳凰街道組織多家公益機構開展殘障人士作品義賣,街道殘聯專委、便民服務中心發放法律法規宣傳冊,開展醫保、社保、就業等政策諮詢……與此同時,鳳凰社區衞生中心及多家醫療機構開展健康義診、政策宣傳、急救培訓等項目,惠及很多居民和殘障人士。

  當天,鳳凰街道還設置了“網格+公共服務”融合治理展位,水務、電力、燃氣、通訊等單位的工作人員答疑解惑,解決了不少群眾關注的實際問題。

  扶殘助殘,任重道遠。鼓樓區通過百場公益演出廣場行暨全國助殘日廣場宣傳活動,向居民和殘障人士傳遞愛和溫暖,讓大家感受到來自全社會的關心。接下來,鼓樓區將繼續關心、關注、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努力提升殘障人士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劉莉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