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肉、花菜炒肉片、肉末茄子、涼拌黃瓜……都是我愛吃的菜!”5月9日11時30分,趙女士和同事來到單位附近的新吳區新安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社區智惠食堂就餐。“這裡的菜品種豐富、味道可口,以後我們再也不用愁中午吃什麼了。”新安街道積極探索社區食堂運營新模式,在優先保障長者和困難對象助餐服務的同時,打造全齡友好共享餐廳。
午餐時間,記者來到新安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社區智惠食堂,打菜窗口除了糖醋排骨、肉釀面筋等廣受好評的本邦菜,還增加了水煮牛肉、酸菜魚、牛腩煲等備受年輕人青睞的融合菜,每種菜都用小盤分裝好,就餐人員可以根據喜好自取,最後“刷臉”結賬。在就餐區,“銀發族”和“上班族”坐在一起,品嘗各自喜歡的美食。“我白天一個人在家,買汰燒費時又費事,在社區智惠食堂想吃什麼就點什麼,很方便,還避免燒多了浪費。”家住新安佳苑的高阿姨得知食堂對全齡人群開放,晚上也營業,她準備等子女們下班後一起來吃晚飯。
“食堂菜品單價與市面上餐飲店相比要低20%左右,本市戶籍年滿60周歲及以上長者堂食還可以享受全場菜品8折優惠,年滿80周歲及以上長者堂食可享7.5折。我們每售出一份餐食,都將捐贈0.2元到新安慈善協會的惠老助餐項目中。” 社區智惠食堂相關負責人介紹,食堂每天會出60多道家常菜,並貼心推出了老者“少油低鹽低糖”專屬套餐、送餐服務,盡可能滿足群眾的個性化就餐需求。預計下個月,社區智惠食堂小程序將上線。屆時用餐顧客可以通過小程序進行預約、充值、點餐,在社區食堂就餐將變得更簡單、便捷。
“既留得住老年人的胃,也抓得住年輕人的心。”新安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王穎介紹,街道從2019年開啟惠老助餐起持續深化助餐服務,打造“中央廚房+社區助餐+配送入戶”惠老助餐體系,長者“15分鐘助餐圈”已基本形成。拓展服務面後,社區智惠食堂除了繼續為11類特殊人群提供愛心助餐服務外,還向全齡人群開放午餐和晚餐。
據了解,除了打造全齡友好共享餐廳,新安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還將定期開展健康養生講座、巧手DIY製作、讀書會等活動,在非就餐時段為居民提供文化娛樂、中醫理療、教育、長者日間照料和教育培訓等多樣化服務,讓全齡人群感受從“舌尖”到“心間”的溫暖。(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