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修整的路面煥然一新,舒適度拉滿!這條進村道路是村裏的門面,修好後進進出出的心情舒坦多了!”僅1個月時間,江陰市徐霞客鎮湖塘村南樓下就完成了進村道路的整體改造,全長620米的“問題路”一改過去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形象,變得平坦整潔,家住南樓下的村民黃建東對此讚不絕口,“顏值提升了,還保障了周邊居民的通行安全。”

  “問題路”提速改造的背後,是政府部門的精準發力。記者了解到,除了徐霞客鎮湖塘村南樓下,還有長涇鎮花園村林頂橋村、夏港街道三聯村西城路聯排店鋪門前,一條條“問題路”都在經由屬地村委或相關部門完成“升級”。“‘問題路’折射的其實是影響車輛通行、雨天容易積水等民生問題,‘問題路’得到解決後,這些路就成了村民與政府的連心路。”江陰市政府督查室主任謝津説。

  解決煩心事才能暢通連心路。長涇鎮花園村林頂橋村的道路路基偏高,一到雨季,積起來的雨水經常流到居民家中,這讓沿路的居民非常苦惱。得知此事後,花園村村委工作人員立馬進行了現場調研,並與施工單位敲定了讓村道變“薄”的方案。“過去一到下雨就鬧心,現在路基向下深挖了20釐米,雨天淹水的現象也不見了,住著安心多了。”沿路居民告訴記者。

  路面的停車設施、環境美化也和“問題路”一並納入了“微幸福”民生工程。三聯村村委工作人員在對西城路110號店面門前道路進行實地勘察時發現,該地段人流量比較大,除了路面破損坑洼,還存在停車秩序混亂等現象。村委立即聯繫設計單位,明確整改方案,並要求在道路修補工作完成後施劃停車線,方便群眾停車。

  花園村林頂橋的村道還成了村裏打造美麗農居項目的特色亮點。“一下子增設了45個停車位,基本滿足了周邊居民晚上下班後的停車需求,此外,還進行了弱電管線、雨污管線和綠化景觀的改造。”花園村黨委書記毛凱介紹,林頂橋新村本就是村裏打造的庭院式別墅群,只有周邊道路美了,才能讓村民真正享受到高品質的農居環境。(唐蕓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