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搶抓黃金季 大幹正當時

  數千名勞動者“五一”假期堅守在交通重點項目施工現場

  眼下正是施工的黃金季節。1日上午,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滬渝蓉高鐵崇啟公鐵長江大橋施工現場,樁機林立,機械轟鳴,工人們正圍繞主體工程開展施工,長江南北兩岸各個橋墩建設有序推進。

  在s07號墩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在鋼板樁圍堰內,施工人員正在用手持式鑿毛機對墩身混凝土澆築面進行鑿毛,確保新舊混凝土接觸面的結合程度達到要求,為後續墩身節段混凝土澆築進行準備工作。中鐵大橋局滬渝蓉高鐵5標一分部總工程師王錚告訴記者:“我們有500多名操作工人在施工現場值守,下一個重要節點是塔座的混凝土澆築和非通航孔橋的首片鋼梁架設,預計5月中下旬施工完成。”記者了解到,4月底,崇啟公鐵長江大橋3號、4號主橋墩均已完成承&澆築,意味著主通航孔橋已經進入水上施工階段,為後續塔座以及主塔施工奠定了基礎。“五一”期間,施工人員繼續堅守崗位不停工,全力以赴保障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截至目前,崇啟公鐵長江大橋主通航孔橋鑽孔樁全部完成,南引橋承&完成33%、墩身完成20%,北引橋承&完成100%、墩身完成50%。南北合建段引橋同步推進中。

  在海太長江隧道項目的施工現場,混凝土運輸車穿梭于各個作業點,工人們或綁扎鋼筋或澆築混凝土。項目總監辦試驗工程師胡坤、試驗室主任攸新建正拿著測溫儀,對即將澆築的混凝土進行溫度檢測。“測得的溫度是15℃,符合施工要求。”胡坤説,混凝土在澆築過程中如果溫度變化過大,容易産生裂縫,影響建築的壽命和安全。為確保工程質量,項目上的混凝土“逢澆必檢”。海太長江隧道是目前世界最長的公路水下盾構隧道、我國斷面最大的水下盾構隧道、全國首個超大直徑盾構隧道預製拼裝一體化建造的公路隧道,管片外徑達16米,隧道全長約11.185公里,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隧”。目前,項目江北段明挖隧道正進行土方開挖、鋼支撐、底板、側墻、中隔墻等工序施工。預計年內盾構機始發,從海門向江對岸的太倉市掘進。

  張靖皋長江大橋1200余名建設者堅守崗位不停工,安全有序推進工程建設。南航道橋南錨碇施工現場,混凝土運輸車、履帶吊機、工程車來回穿梭;南航道橋南主塔吊裝工地,在地面司索人員指揮下,一台超萬噸米級的W12000—450型塔式起重機緩緩將主塔T3節段吊起,實現了精準對接。北航道橋北主塔、北引橋施工現場,吊車、泵車等機械設備來來回回,忙著運送鋼筋、混凝土等施工材料。(彭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