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綠化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豐富城市綠化景觀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之一。近年來,江陰因地制宜,積極推動公共建築屋頂綠化,主次幹道沿線院墻、圍欄及立體交通設施垂直綠化,不僅提高了城市綠視率,還構建了固碳釋氧、降低城市熱島效應的綠色碳匯空間,更好地滿足市民“推窗見綠、出門進園”的美好願景。

  街頭添綠景,無處不風景。近日,位于江陰天華軸線上的架空紫藤如約盛開,宛如一道紫色瀑布傾瀉而下,其下方還種植了紅千層等小灌木,形成了從上到下的立體式綠化氛圍,讓天華軸線瞬間成為一處靈動的都市庭院。同樣向“上”生長的還有船廠公園的綠化作物。自S1線貫通後,船廠公園內一塊由常春藤攀爬形成的巨型綠墻吸引了不少遊客前去“打卡”。市城市綜合管理局園林科科長邵燕説,船廠公園利用原先的船廠桁架進行了垂直綠化,既保留了過去生産岸線的時代痕跡,也展示了綠色生態的建設成果。“濱江公園是江陰城市綠色生態T臺的核心區域。我們深入挖掘公園綠化資源,全方位展示立體綠化成果,在鰣魚港公園內的長江大保護館和黃田港公園內的江陰城市記憶館建成屋頂花園,將立體綠化與韭菜港公園、黃田港公園的配套用房進行了緊密結合。”

  具有未來感的“綠色森林”,不僅“活在”效果圖中,還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江陰的角角落落。在邵燕看來,利用垂直空間,讓橫向空間和垂直空間相結合,是一條有效實現城市藝術表達的新路。2000年前後,江陰開始大面積實施立體綠化種植。區別于在地面上塊面式植樹造園的傳統綠化種植方式,立體綠化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城市空間開展綠化建設,比如建築墻面、屋頂,橋隧的立柱、檐口,道路分隔帶護欄等。邵燕表示:“這種綠化種植方式不受用地條件的限制,不僅可以節約城市用地,還能讓城市綠色空間由二維向三維延伸,既增加城市綠視率和固碳增匯能力,也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綠色生活的要求。”目前,江陰不斷強化城市精細化管理,積極推進城市立體綠化建設,持續拓展城市高品質綠色生活空間,涌現了“空中花園”“花墻”“綠墻”等多種形式的立體綠化,進一步提升了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花草滿目,城市甚好。近年來,江陰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彩化、文化、園藝化、效益化”為目標,全力打造功能耦合、文綠共生、層次豐富的園林景觀精品,通過規劃控綠、拆房建綠、整治添綠,建成黃山湖公園、濱江公園、芙蓉湖公園、錫澄運河公園等一批高品質綜合公園及社區公園。此外,結合城市更新,方言園、霞印園等一批“江小澄”口袋公園也競相亮相。公園體係日益完善,讓市民真正享受到了“城在園中、園在城中、人在畫中”的美好綠色生活。截至2023年年底,江陰建成區綠地面積達5122.95公頃,綠化覆蓋面積達5537.91公頃。

  接下來,江陰將讓綠地向廢棄地等消極空間滲透拓展,做到應綠盡綠;在道路綠化改造工程中,通過選用多種鄉土樹種、色葉植物和地被植物,賦予城市道路新活力;在道路沿線新增口袋公園,進一步拓展城市綠色空間,持續展現美麗江陰的魅力。(孫潔 王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