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傳統産業升級煥新是重要一環。近日,市工信局制定《2024年全市傳統産業煥新工作要點》,提出要加快構建“616”産業體係,深入實施“淘汰落後、老舊更新、綠色轉型、産品提檔、布局優化”五大行動,促進傳統産業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轉型,助力打造中國現代工業名城。

  根據該文件,全市傳統産業煥新主要包括實施傳統産業煥新“五大行動”、分類施策推進六大重點行業轉型提質、加快煥新工程重點項目建設、強化財政金融支撐保障以及完善協調推進機制五大方面,共20條內容。

  傳統産業煥新“五大行動”包含淘汰落後工藝裝備、推動老舊裝置更新改造、推進綠色制造體係、推進産品優化迭代等11個方面工作,具體有開展2024年重點行業落後生産工藝裝備排查和淘汰工作;關停退出能耗不達標的落後産能;推進“零碳”及“近零碳”工廠培育;建立省級以上綠色制造培育庫,新增省級以上綠色工廠10家以上;培育新增市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30家左右,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8家左右;引導布局分散的企業入園進區、改造提升等。

  推進六大重點行業轉型提質方面,聚焦“産品高端化、裝備智能化、工藝現代化、效能綠色化、生産數字化”發展方向,圍繞紡織、輕工、化工、冶金、建材、機械加工等六大重點行業存在的突出問題,分領域制定年度重點事項,推進強鏈延鏈補鏈、智改數轉網聯、産業技術創新等重點工作,深化煥新工程“五大行動”落地,分類施策推動重點行業轉型提質。

  加快煥新工程重點項目建設方面,我市將組織摸排並更新完善《老舊裝置(裝備)更新改造項目清單》《綠色化改造項目清單》《服務型制造升級示范項目清單》,加強煥新重點項目用能、用地、用工等要素的協調保障,並按照制造強省建設專項資金産業轉型升級項目管理流程,切實做好審核推薦、實施跟蹤、查驗評價等工作,發揮專項資金引導撬動作用。

  此外,文件明確要強化財政金融支撐保障、完善協調推進機制,加大財稅支援,依托“惠企通”平臺進一步簡化資金兌現流程,對獲得市、縣審核推薦申報的傳統産業轉型升級類項目開辟融資“綠色通道”;加強市縣聯動和部門協同,找準政策發力點,總結推廣有益經驗和典型做法。(劉璐 嚴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