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向新而行 追趕超越“競”風流

  ——全市招商引資暨項目建設推進會項目觀摩側記

  春深四月,萬物競發。

  4月23日,全市招商引資暨項目建設推進會項目觀摩活動舉行。市委書記吳新明,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彤,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沈雷等帶隊,用一天時間深入各地11個重大項目建設現場、生産一線,檢閱項目建設的新亮點、新變化、新成效。

  同日,統計部門發布一季度全市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7.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3%,工業“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夯實。

  重大項目始終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希望所在、後勁所在。近年來,全市上下圍繞六大千億級産業集群和16條優勢産業鏈,聚焦世界500強、細分行業“隱形冠軍”等優質企業,加大産業鏈招商、基金招商、以商引商力度,大項目接踵而至,好項目落地開花。

  攻堅突破,招大引強持續發力

  本次“觀摩之旅”首站來到建區40周年的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

  在中集新能源集成裝備項目的建設現場,建設者們各司其職,項目推進有條不紊。按照“綠色、精益、數字化”的規劃理念,這裡將成為中集集團新能源集成裝備的研發中心和旗艦基地。“一期項目從土建開工到所有廠房封頂僅用了5個半月時間,到廠房竣工驗收達到試生産條件用了約6個半月。”企業負責人透露,項目投産後企業年産新能源集成裝備有望達到3.2萬台(套),新增應稅銷售50億元。觀摩組對項目建設中展現的“南通速度”給予肯定,希望企業進一步加大儲能産業在通布局,著力提升集團在新能源産業和綜合能源服務領域的競爭力。

  據了解,南通開發區像中集新能源集成裝備這樣的新竣工億元以上産業項目,還有普密斯生物醫藥等共計34個。2024年,南通開發區緊抓創新區和開發區“兩區協同發展”契機,在“招大引強”上爭先突破、在“産業倍增”上持續發力,朝著“南通高質量發展先行示範區”目標不斷邁進。

  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聚焦項目幹。作為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一個縮影,聯鋼精密科技通過不斷技術革新和知識成果轉化,已經能夠“一站式”實現瑞士SFS集團所有的核心技術。企業總經理唐紅祥説,“二期項目去年10月投産,運轉有序;三期項目新引進一條全自動生産線,待二期三期全部達産,企業産值將達到每年40億元,這也更加堅定集團深耕南通的發展信心。”

  在通州灣示範區,總投資21億元的中鐵四局高端建築智能製造産業基地項目,正在進行廠房鋼結構安裝、辦公樓樁基以及室外工程施工,建設進度已過半。建成後,年産重型鋼結構橋梁等金屬構件産品將達40萬噸。項目負責人透露,截至2023年底,已有近400名員工完成人才社保落戶。

  向高而攀,厚植發展新動能

  一季度是挑大梁的新起點,是全年的風向標,是整盤的“先手棋”。

  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各地深知,沒有等來的輝煌,只有拼來的精彩——

  落戶海門、總投資5億元的瀚思瑞陶瓷覆銅板項目已正式投産,年産功率半導體陶瓷覆銅板180萬片;

  落戶崇川、總投資5.1億元的可為智能設備項目,年産電動工具300萬台,目前正在試生産階段。其位於港閘經濟開發區的研發生産基地,是新加坡高樂博集團在長三角地區布局建設面積最大、投入最高、設備最為先進的一個;

  落戶通州、總投資10.5億元的中通快遞蘇中(南通)快遞電商園項目竣工投産,預計今年收發件4億件,帶動直接就業1000余人;

  落戶海安、總投資2600萬美元的絲艾智能電子識別技術改造項目今年1月建成,達産後將具備年産智能電子識別標簽1500萬平方米的生産能力;

  落戶如東、總投資3.2億元的如東化工中試基地項目去年8月建設,綜合樓本月底封頂,項目整體計劃今年10月投用,目前已簽約項目2個,在談項目3個;

  落戶啟東、計劃總投資2億元的啟唐城沉浸樂園項目去年4月29日對外運營,五大主題區域、200多位真人NPC引導體驗沉浸式內容,當年累計吸引遊客50萬人次……

  深入一個個項目建設現場,近距離聆聽産業強市建設“春天的故事”。結合今年1月4日全市“重大項目攻堅突破年”動員大會要求,大家一路看、一路議、一路評,真切感受江海大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動。

  這其中,“新”是最亮眼的存在。

  位於如皋經開區的康鈦鈦合金材料及電子産品零部件項目是今年新開工的省重大項目,“1月開工建設,目前鋼結構廠房已全面封頂。”就在大家驚嘆于“如皋速度”時,企業負責人跟大家分享了一項突破,由該項目研發的鈦鋁複合材料解決了鋁材料抗衝擊性能差的技術難點,已被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醫療器械、汽車等領域。

  同期新開工、總投資10億元的朗肯高速高效磁浮ORC低溫電站項目在海安分兩期建設,預計一期工程達産後可形成年産集成零碳高速磁浮低溫電站4500&/套的生産能力。朗肯動力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董事長徐世洋介紹,該系統採用主動式五維控制磁浮技術降低系統阻力,1毫秒調整轉軸中心位置,誤差小于1微米,轉速可達48000RPM,是國內首創國際領先技術,實現發電效率20年內衰減累計不超過1%。

  向“新”而行、向高攀登,一個個科技含量高、帶動效應強的特色優勢産業正在聚鏈成群。

  搶抓“風口”,“競”出更美好未來

  南通東抵黃海,南望長江,與上海、蘇州燈火相邀。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南通已進入新一輪發展的黃金機遇期。站上跨越發展的絕佳“風口”,一個又一個重大項目接連落戶南通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當前各地都在發力大抓項目,面對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全市上下鉚足勁、勇爭先,“七虎競南通、十強逐江海”的氛圍愈加濃厚。

  海安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抓手,深入推進“重大項目攻堅突破年”活動,全面梳理具有新質生産力特質的項目、企業,健全梯次培育體系,搶抓項目建設黃金期,更大力度掀起項目招引建設新熱潮,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通新實踐貢獻更大力量。

  如皋把招商引資作為落實“重大項目攻堅突破年”要求的先導性工程,聚焦六大優勢産業,抓實項目招引,全力拼搶一批“頂天立地”的旗艦型、龍頭型項目和“鋪天蓋地”的科創、人才項目,細化摸排新增長點支撐,奮力推動經濟運行穩中向好、項目建設提質增效。

  如東圍繞上海與大海進一步深化“兩海”文章,充分發揮港口、綠電、化工園區等比較優勢,狠抓項目擴投資,千方百計挖潛力拓增量,在全縣上下形成強有力的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春季攻勢”。

  啟東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優質項目就是抓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導向,統籌推進優勢産業高端化、新興産業卓越化、未來産業引領化,不斷昂揚“競”的姿態、強化“拼”的意識、鉚足“幹”的闖勁,以重大項目的加速突破為奮力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提供堅強支撐。

  崇川一季度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協同拉動增長,全力發起招商攻勢,經濟形勢穩中向好,二季度將全力揚優勢、補短板,為全市發展大局爭作貢獻。

  通州是南通交通樞紐的主戰場、産業創新的新高地,未來將持續發力項目建設,深入推進産創融合,用心做優營商環境,大力發展服務業,著力鞏固和增強全區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海門今年以來經濟運行開局有力,招商引資持續突破,項目建設加速推進,發展動能更加強勁。下一步將以推進長江口産業創新協同區率先破題為方向,全力推動産業科技創新、跨江融合發展。

  南通開發區緊扣兩區協同發展工作方案,深入開展“重大項目攻堅突破年”活動,持續聚焦“3+1”主導産業,加快布局氫能、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未來産業,加強招商組織推進,深化兩區協同招商,強化駐外駐城駐點招商,提升招商引資精準化水平,以優質增量撬動産業高質量發展。

  蘇錫通園區一季度實現GDP增速9.1%,居全市第一,交出了來勢好、成色足、質量高的“開門紅”成績單。接下來將以本次項目觀摩為契機,圍繞二季度雙過半各項任務,以靶向招引為著力點、建設提速為突破點、服務保障為落腳點,不斷提升園區發展水平,努力為南通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貢獻更大力量。

  通州灣示範區圍繞“向海圖強”攻堅克難,緊扣“打造通州灣石化雙循環基地”下功夫,一季度全區地區生産總值增速居全市前列,重大項目建設成效初顯,實現了首季“開門紅”。下一步將持續聚焦産業鏈招強引優,加強與上海、蘇南等地政府、優質企業、高校院所合作,努力實現跨江合作“不斷檔”。(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