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麥揚花期、雨期、病菌侵染期“三期”相遇

  農技專家搶抓農時防控赤霉病

  眼下,我市小麥已進入抽穗揚花期,也是小麥赤霉病防治關鍵“窗口期”。連日來,各地農技專家前往田間地頭,為種植戶們把“麥”開方,將赤霉病防控的具體技術指導到田、到戶,護航夏糧豐産豐收。

  18日一大早,如東縣海青家庭農場內,800多畝小麥已經抽穗揚花,長勢良好,隨著春風吹拂泛起陣陣碧色麥浪。麥田上方,一臺植保無人機正在麥田上空來回穿梭,開展飛防作業。“最近小麥陸續揚花了,這幾天我們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噴施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農場主王海青説。

  小麥赤霉病是一種典型的氣候型病害,可防不可治,一旦流行危害,將給夏糧豐收和全年糧食生産大局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小麥穗期是産量和品質形成的重要時期,如果赤霉病防控不力,將造成嚴重減産和毒素超標,拉低售糧價格,影響農民增收,還會威脅糧食安全生産。”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彭長青介紹,今年我市小麥揚花期、雨期、病菌侵染期“三期”相遇,赤霉病病菌侵染和流行形勢十分嚴峻。

  為此,我市確立了“預防為主、統籌兼治、見花打藥”的防控思路,全面打響小麥赤霉病防控攻堅戰。市農業農村局成立了3個服務指導組,前往各地開展防控指導,及時掌握防控進度、統防統治等情況。各地農技人員深入一線,實地指導農戶根據天氣情況,因田、因苗科學防治,提高防治的科學性和針對性。

  “赤霉病防治必須牢牢把握小麥揚花初期這一赤霉病防控的關鍵時期,努力做到‘見花打藥、揚花一塊、防治一塊’。”農技專家提醒廣大種植戶,要搶抓晴好天氣及時噴施農藥,在用藥上,可選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羥胺、葉菌唑等高效藥劑及其復配制劑,實現一噴三防、一噴多效。

  目前,全市小麥赤霉病防治工作正在有序進行。截至4月19日,全市小麥揚花面積241.97萬畝,累計防治面積260.12萬畝次,其中統防統治面積186.85萬畝次,佔防治面積71.83%。(唐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