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通人才日”設立以來,我市持續優化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生態,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彼此成就——

  雨生百谷 才聚江海

  今年4月19日是第二個“南通人才日”。

  去年3月,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穀雨”確定為“南通人才日”,以專屬節日的形式禮敬人才。首屆“南通人才日”活動上,市委書記吳新明向廣大人才發出“與你同行”的穀雨之約。

  一年來,南通市以設立“南通人才日”為契機,深入實施“江海英才集聚工程”,迭代升級各類“人才新政”,創新開展各具特色的系列活動,持續優化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生態,努力建設更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到目前,全市人才資源總量超過160萬,穩居全省第一方陣。

  涵養優良生態,人才願意來留得住

  “我在青年人才驛站申請了10天免費住宿,為我求職提供了很大便利。”15日,來自安徽的小李入住南通創新區青年人才驛站,對驛站便利的服務稱讚不已。目前,他已順利通過區內一家軟體企業的面試,並簽訂了勞動合同。

  自2022年8月啟用至今,南通創新區青年人才驛站已累計接待230余人次,70%的入住者順利通過面試留通就業。今年,驛站服務政策升級,青年人才一年內免費入住總天數從14天增加到30天,申請次數由2次增加到3次。同時,人才探親家屬提交相關證明,亦可享受1年2次、每次不超過7天的免費住宿。清明假期期間,就職于某海洋工程公司的李女士的家人前來探親,申請到驛站免費住宿。為此,李女士特地在社交媒體發文感謝:“驛站不僅解決了我們的臨時住宿問題,更以貼心週到的服務溫暖了我們的心。”

  為了各類人才都能在南通工作順心、生活舒心,南通市不斷優化政策、細化服務,全面兌現更具吸引力、更富競爭力的人才新政4.0版,努力為每一粒“種子”提供適宜生長的“土壤”。

  備受人才關注的青年人才津補貼體系進一步調整,享受期限從3年延長至5年;全力打造“一張床”到“一間房”再到“一套房”的多層次全覆蓋人才住房保障體系,2023年,新增各類人才公寓1.2萬餘套(間/床);江海英才“一卡通”服務持續完善優化,服務領域拓展至行政事項、醫療保健、旅遊觀光、文化休閒、交通出行等;“江海青年卡”電子卡為全市青年人才提供便捷化、精準化、智能化線上服務,&&用戶累計突破1萬名……

  持續優化的人才環境,讓在通工作生活的人才幸福感、歸屬感持續提升。據相關部門統計數據,2023年全市新增大學生參保首次突破5萬人;近三年在通院校畢業生年均“留通率”超30%。

  暢通聚才渠道,各類人才加快集聚

  3月30日,南通市首條新質生産力高校引才專線收穫滿滿,20家南通企業通過7場校招,收到2000多份東北高校學子的簡歷。

  去年10月,省船舶海工裝備技術創新中心正式“轉正”,已集聚創新人才30人,80%以上具有碩士以上學位。

  去年7月,第二屆南通江海英才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舉行,23個項目參加激烈角逐。大賽共吸引全國890個項目參賽路演,最終121個項目落戶南通。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南通市暢通各種渠道,開展多樣活動,為各類人才在南通奮鬥出彩、書寫精彩提供&&載體。

  南通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城市發展環境展廳”“高校生源信息查詢系統”“精準就業&&”“政策雷達”鏈式引才集成體系,實現從隨機性、傳統型招才到精準化、智能化引才。去年,南通市開展13省31市“校園行”活動,開展校地對接200多場,舉辦清華大學“南通周”之重點企業校地合作對接等活動,“南通愛才·通通都來”品牌日益響亮。南通對外人才黏性顯著增強,新增參保大學生中非通籍佔比超六成。

  聚焦高端人才引進培育,組織開展2023年省“雙創計劃”申報、江海英才計劃引進專項等工作,新入選省“雙創”人才(團隊)77個,列全省前列,83個項目獲江海英才計劃引進專項資助。通過各類人才工程實施,各類創新創業人才加快向南通匯聚,逐步形成“引進一個人才、帶來一個項目、引領一個産業”的發展模式。

  推動産才融合,賦能高質量發展

  “我們切身感受到南通人才政策給企業帶來的實惠。”位於崇川區的格陸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汽車底盤線控及智能駕駛系統的高科技企業。公司綜合管理部經理陸琦&&,這些政策不僅提供了財政、住房等多方面的支持,還優化了人才引進流程,讓企業能更高效地吸引和留住人才,進而更好實現創新發展。

  為讓各類人才在南通心無旁騖發展事業,南通市各地一直致力打造更高效、優質的創新創業環境。“在南通創業這幾年,時刻都能感受到對人才的重視和在這裡幹事創業的便利。”江蘇一影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奚岩説,“尤其是審評工作站的設立,醫療企業註冊審評溝通更方便了。”

  奚岩所説的“審評工作站”是去年5月掛牌的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評核查海門工作站。一影醫療所在的海門區臨江新區內醫藥企業眾多,而醫藥産業相關手續審批要求較高,且比較專業。為此,臨江新區主動向江蘇省藥監局申請成立審評核查工作站,由專門工作人員協助企業完成創新産品註冊申報。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産業集聚人才,人才賦能産業。

  去年,組織部門把重點産業鏈急需緊缺高端人才集聚工作調研作為主題教育調研課題,開展人才企業大走訪活動,並根據調研報告梳理髮布了重點産業鏈急需緊缺高端人才需求清單圖譜等,包含了443家重點企業技術需求、緊缺高端人才需求兩張清單,為全年引才提供指引。相關部門常態化徵集企業訴求,去年累計為2600余家企業發布崗位信息3.45萬個。

  穀雨春光曉,山川黛色青。江海大地又將迎來一場孕育無限可能的“穀雨之約”。如今的南通,恰逢黃金機遇期,也期待與更多人才攜手共赴未來,贏得更大的勝利和榮光。(朱文君 金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