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

  湯溝鎮,古名湯家溝,史屬古海州。根據出土的酒器酒具考證,湯溝釀酒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秦代(西元前221-206年),湯溝一帶發生強震,湯溝地區陷落成湖,湯溝鎮的歷史和釀酒文化也被大地震隔斷了千年。漢代之後,發生了黃河奪淮事件,在宋朝以前,陷落湖被稱為“大三湖”或“碩獲湖”,兩湖交界之處,就是湯溝鎮所在地。先民們在長期實踐中發現湯溝鎮泉水所釀成的酒醇香可口,清甜甘冽,湯溝鎮上的釀酒業逐漸興旺發達。南宋紹熙五年(1194年),黃河再次奪淮,又將“大三湖”分割成“碩項湖”與“桑墟湖”。

  宋初

  湯溝酒有記載的歷史在宋初,始建于北宋初年的花果山海清寺阿育王塔功德碑上,有湯家溝人捐錢捐物的詳實記載,湯溝釀酒作坊也在北宋初年成規模。

  元代

  元代,蒸餾技術傳入湯溝,湯溝鎮建起玉生永記釀酒糟坊。

  明代

  明代天啟年間,湯溝鎮辦起香泉、天泉、美泉、福星等糟坊。據明隆慶《海州志》記載,此時湯溝鎮有多家釀酒作坊,釀酒名師濟濟。

  清初

  明末清初,湯溝釀酒臻于鼎盛,十三家酒坊守望相助,生意興隆。殷福記海船攜湯溝酒東渡扶桑、南洋,成為海上絲綢之路文明使者。

  清康熙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代大劇作家、《長生殿》作者洪昇在北渡南歸途中,每每經過湯溝,都暢飲湯溝酒,並留下“南國湯溝酒,開壇十裏香”的千古名句。隨後其劇友孔尚任也慕名前來,並有“湯溝傳奇水土,美酒絕世風華”的感嘆。從此,湯溝鎮各家酒坊皆以湯溝為名,湯溝酒從此成名。到清代末期,湯溝鎮釀酒逐漸形成義元坊、勝泰坊、大元坊、丁頭炮、廣聚元和玉泉坊等糟坊。

  民國

  民國4年,湯溝大曲酒參展萊比錫國際博覽會,獲得銀質獎。

  民國13年,“玉生糟坊”更名為“義源永記酒廠”,湯溝酒從此以企業形態加入到振興民族工業的行列。

  二十世紀

  1952年,曙紅區人民政府將義源永記酒廠與湯溝鎮6家私營糟坊合並,成立公私合營湯溝酒廠。

  1973年,成立地方國營灌南湯溝酒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企業走上崛起振興之路。

  1979年至1986年,企業連續進行四次擴建,年産量登上萬噸臺階。

  1987年,地方國營灌南湯溝酒廠更名為江蘇湯溝酒廠,躋身國家大型企業行列。

  2000年,企業改制為江蘇湯溝酒業有限公司。

  2004年,企業改制成立江蘇湯溝兩相和酒業有限公司,開始了“二次創業”新征程。

  新時代

  在新的時代,江蘇湯溝兩相和酒業有限公司將圍繞“新十年”規劃,不忘初心,團結拼搏,向更宏偉的目標奮力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