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至3月,啟東17個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100% ——

  “智慧”大腦守護長江碧水

  布局長江天眼全覆蓋、推動沿江企業綠色發展、做好入江排口大巡查……今年1至3月,啟東全市17個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到100%,這一成績的背後,是啟東生態環保鐵軍的不懈努力和智慧監管的成果。

  “線上天眼”讓違法行為無處可遁

  目前,啟東市沿江14家大型海工企業均已上線污染源線上監控,24小時非現場監管,讓企業污染行為無處遁形。

  “這個數據不對啊,一般來説鋼結構企業一周時間內廢氣線上數據不可能為恒值。”2023年10月,南通市啟東生態環境局監控中心工作人員在排查企業污染線上監控時,發現某鋼結構企業生産存在異常。

  執法人員陳存鍵立即前往企業實地查看車間視頻監控。“我們發現2023年10月16日、17日、19日、20日有工人在車間內對構件進行噴漆作業,噴漆時未在噴涂房內進行且未開啟廢氣治理設施。”陳存鍵介紹,這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條之規定,要求企業立即整改並作出相應的處罰決定。

  污染線上監控係統是啟東生態環境局針對企業污染治理設施排放口的資訊數據採集裝置。聯網後,執法人員可以“足不出戶”監測企業排污情況。但非現場執法對執法人員的執法能力素養要求更高。近年來,啟東生態環境局通過對環境執法人員進行全鏈條、閉環式的強化培訓,培養了一批環境執法“明白人”“內行人”。

  “幫扶體檢”守好萬里長江終點站

  “設備維護臺賬我們查一下,帶我們看一下生産廢水防范措施情況。”近日,啟東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對某電鍍企業進行現場檢查,發現問題現場交辦。

  沿江兩岸工業企業的污染排放是影響長江水生態穩定的主要因素。啟東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秉承“執法監管+指導幫扶+跟蹤整改”的服務模式,主動到府,開展環境安全“體檢”。

  “儲能箱項目應急預案內容未體現,危廢倉庫標識牌未更新,新項目環評正在辦理中,建議嚴格落實環保設施項目‘三同時’制度”……“體檢”中,根據企業不同情況,執法人員開出不同的問題清單,幫助企業提升環境治理水準。

  “為企業提供免費環保體檢打破了以往單一的執法模式,有利于幫助企業發現環境管理問題,早診斷、早處理,破解‘發展’和‘環保’矛盾的困局。”啟東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四局局長張軍介紹。

  2023年,啟東生態環境局共對11家沿江企業開展幫扶體檢,開出體檢問題單6張,提出綜合性指導意見9個。

  “排口大巡查”築牢生態屏障

  治江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是啟東生態環境局堅持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思路。

  啟東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組成巡查隊,沿著長江入河的排污口巡查,對整治後標識牌設置情況、水質達標情況、依法拆除情況等現場查看並拍攝前後對比照,同時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對全部重點整治排口、部分拆除取締點位及部分規范化治理排口現場勘查檢測。

  “212個長江入河排污口的‘入戶登記’,是污染防治工作的資訊基礎,8條入江支流的提升行動是長江水環境污染防治的關鍵。全覆蓋式巡查、監測,整治工作常態化,是堵死污染源漏洞的最好機制。”啟東生態環境局綜合執法科科長方媚介紹。

  截至目前,啟東市212個長江入河排污口均已完成整治驗收,8個入江斷面優Ⅲ比例達100%,並對每一個長江入河排污口重點點位、已超標點位以及各大水質斷面進行現場核查驗收,共開展排口規范化建設核查31次,發出整改提醒函3個。(彭軍君 施天禹 茅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