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到2025年,我市將建成10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通”享美好生活 “圈”出咫尺幸福

  上月底,南通市第二批“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名單公布,39個社區入選。“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服務半徑在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為目標,以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

  自2022年8月南通市被商務部等10部門確定為全國第二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以來,南通市共有95個便民生活圈納入試點名單,通過推動“圈”內服務便利化、品質化、智慧化水準不斷提升,讓市民“通”享美好生活。

  基本需求“圈”裏滿足

  便利看得見摸得著

  周二早上7點,崇川區幸福街道祖望社區居民陸阿姨準時從家裏出發,前往幸福公園晨練。步行5分鐘後,她和太極拳“小分隊”會合,開啟新的一天。

  陸阿姨今年73歲,獨居南通,身體硬朗的她每天生活基本靠走。她掰著手指説:“出了社區,步行二三分鐘到菜市場,5分鐘到公園,10分鐘左右到地鐵站,買藥、辦證也就幾步路的事,在小區附近基本啥都能搞定。”

  2023年,祖望社區入選南通市首批“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名單。“圈”出的不僅是步行15分鐘內即可滿足需求的便利感,更是“回來了就不想走”的歸屬感、幸福感。“女兒定居在上海,總是擔心我生活不便,叫我搬去同住。但説實話,那裏出行、買菜、鍛煉還不如家裏方便,這看得見、摸得著的便利,換了誰都滿意。”陸阿姨告訴記者。

  從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實際需求出發,南通市積極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圈”起居民在購物、醫療、餐飲、教育、文化、服務等方面的需求。對于社區居民來説,一刻鐘不僅是時間刻度,更是衡量生活便利度、獲得感、幸福感的尺規。

  在崇川區學田街道南川園新村生活了20多年的徐阿姨,也是感同身受新村變化的“圈裏人”。“以前晨練,只能繞著新村外面的大馬路,現在小區內就有健身跑道,方便又安全。白天可以在新村裏的康養中心,和朋友們聊天、打牌,也可以步行10分鐘左右,到圓融商場買買逛逛。下午3點,新村門口的超市就會上架各種新鮮蔬菜,生活方便得很。還有家門口全天營業的羅森便利店,想買什麼東西隨時都能去。”

  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便利店是我市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關鍵一環。目前,南通市主城區形成了以十足、羅森、美宜佳、小潤發、7-ELEVEN為主的全國性品牌連鎖便利店集群,門店數量超200家;縣(市、區)共引進文峰便利、歐偉仕、品德等區域性品牌連鎖店門店超過300家,能夠充分滿足市民便利消費、即時消費、品質消費的需求。

  多元業態“圈”裏共用

  生活品質節節攀高

  “我的牛仔褲修好了嗎?”“正在修呢,晚點你來取。”從超市回家,路過“衣修閣”,家住南川園新村的葛阿姨主動朝店主打了聲招呼。在葛阿姨的印象裏,這些年,新村有了商場、通了地鐵,添了各式各樣的店鋪,而且“修自行車、剪褲腳、配鑰匙的都還在”,他們重新以“便民服務亭”的身份,滿足著居民生活的“微需求”。

  近年來,南川園社區以服務全、時段全、人群全“三全”為抓手,保障“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的“六個一”基礎便民業態,不斷豐富高端精品業態,為近5000名社區常住人口提供了更多選擇。目前,社區正加緊打造商居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將引入城市書吧、兒童寒暑托管區、24小時無人便利店,以及供居民和企業職工就餐的社區食堂。加上前期已有的居家養老、家政服務、連鎖超市等,社區內外的業態布局將更加完整。

  與主城區核心地段的社區相比,祖望社區先天條件略顯不足。但在貝貝幼兒園園長丁宏娟看來,如今,交通、地鐵逐一暢通,養老院、菜市場、商業配套日新月異,尤其是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奇妙農場等特色文旅項目入駐以來,居民周末休閒、學生課外實踐、外地遊客來通都有了好去處,“變化翻天覆地,大家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

  今年,南通市持續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主要任務就是豐富商業業態,鼓勵商業與物業、消費與生活、居家與社區等場景融合,因地制宜發展品質提升業態,促進商文旅融合,實現業態多元化、集聚化、智慧化發展,彌補社區商業品類單一、服務功能不完備的短板。

  以人為本“圈”裏創新

  硬體軟件兩手齊抓

  南通市現有近百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社區,體量不同、優勢各異。如何能將居民的需求清單轉化為滿意清單,各個社區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去年,祖望社區建成家庭醫生工作站,每周三居民可免費享受家門口的福利——醫生定期坐診,為居民量血壓、測血糖、測骨密度等,給居民健康“支招”。居民的認可和支援,很快轉化成社區的行動力。社區黨總支書記許鋒介紹,社區正積極對接多家醫院,計劃將家庭醫生工作站頻率從一周一次提高到一天一次,每日安排不同科室專家坐診,推動家門口的醫療衛生服務進一步提升。

  崇川區永興街道和灃社區以居民需求為導向,打造了小荷讀書廳、韜奮書房、網格紅律師、家門口招聘會、金牌管家等特色品牌。同時,定期舉辦理論宣講、文化服務、健康服務、鄰里關愛、義診義檢等特色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高效、暖心服務,讓生活圈變得更加美好和宜居。

  便民生活圈的建設,離不開硬體更新,更離不開軟件升級。老舊小區改造完成後,南川園社區緊扣居民生活堵點、小區治理難點,著手打造一體化智慧服務平臺。社區黨委書記倪燕表示,待正式投入使用後,只要輕點手機,居民就能享受停車泊位、場館預約、自治管理等功能,社區就能進行智能化監管,足不出戶實現“雲”端互聯互通。

  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規劃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今年,“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納入南通市民生實事項目。未來將聚焦完善社區便民服務網絡、推動連鎖經營下沉社區、提升社區商業的服務功能,做到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規范有序、服務優質、商居和諧,到2025年,在全市建成10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讓市民“通”享美好生活。(沈佳穎 俞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