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通州“一主一新一智”産值佔比達42.1%,去年蟬聯“中國工業百強區”——

  追“新”求“質”,打造高水平産業集群

  昨日,意朗智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內,機器平穩運行,操作流水線滿負荷運轉,一派繁忙景象。該公司是生産高效節能産品的高端裝備製造企業,其産品已在紡織、玻璃、冶金、新能源電池等行業被應用,並獲得了一級能效認證。公司董事長黃賢友先生介紹,意朗智能科技(南通)有限公司2023年8月試投産以來實現應稅銷售7300萬元;今年預計全年實現銷售近3億元。

  製造業是經濟發展的“基本盤”“壓艙石”。作為全市重要的經濟板塊,通州近年來把做強實體經濟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深耕“一主一新一智”(汽車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三大主導産業,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産業體系。2023年,通州“一主一新一智”産值佔比達42.1%,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79家,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比達55.1%,蟬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和“中國工業百強區”。

  抓改革謀創新,增強企業內生動力

  上周,在江蘇睿中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佔地1.3萬平方米的産研基地內,記者看到工作人員各司其職正在忙碌。

  睿中軌道是2017年落戶通州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歷經多年發展,目前已成為軌道交通預製裝配新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企業自主研發的産品被廣泛應用於全國30多個地鐵城市和70%的高鐵建設,實現了進口産品替代。“我們每年投入研發的費用超過營業收入的4%。”公司總經理代啟宏介紹,在通州區政府的鼓勵支持下,企業聯合同濟大學、交通大學等知名高校開展産學研合作,助推新工藝研發、産業人才培育、多元化設備驗證等方面的快速提升。目前企業的主要産品預埋槽道的市場佔有率一直保持行業領先水平。

  近年來,通州積極發揮政府“有形之手”作用,構建有利於創新發展的政策體系、市場環境和服務&&。在落實好上級各項政策的同時,通州持續推出更多符合地區發展實際的政策禮包,大力提振科創企業和科技人才的信心,並根據政策執行績效及時推動政策體系迭代升級,為各類創新主體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政策支撐。去年,通州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家、國家知識産權示範企業2家,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同比提高9個百分點。恒科新材料入選國家智能製造優秀場景、江海股份創成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沃太能源建成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

  攻項目增後勁,穩步提升産業能級

  春風漸暖,璉升12GW異質結電池項目的工地上也越發熱鬧。“我們一期項目預計今年4月27日完成主廠房封頂,7月10日首條産線設備正式搬入,8月30日首片電池片將正式下線。”江蘇璉升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蔣萬昌介紹。

  璉升科技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首家基於“雲計算”的企業信息化服務類創業板上市公司,具有光伏行業豐富的生産和管理經驗。去年10月28日,總投資70億元的璉升12GW異質結電池項目落戶通州,項目分三期建設,預計2025年竣工運營。“該項目的落戶將進一步促進通州新能源産業做大做強。”通州區發改委主任倪健忠介紹。

  近年來,通州區深入開展“招商引資突破年”活動,實行“賽馬制”招商,推動“一主一新一智”重點産業強鏈補鏈延鏈。2023年,通州新註冊重大産業項目52個,總投資391億元;今年3月16日,又有36個項目在通州集中簽約,涉及聚焦光伏儲能、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等多個領域。

  “未來,我們還將繼續圍繞主導産業、鏈主企業,梳理完善産業鏈全景圖、招商地圖,板塊聯動、精準對接,持續發起項目攻堅態勢。同時,嚴把準入門檻,優化項目質量綜合評估機制,高效配置資源,聚力招引一批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産業質態好的優質項目。”通州區招商部門負責人&&。

  有特色高辨識,加緊培育産業集群

  昨天,記者來到南通威斯派爾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廠區,所有生産設備開足馬力,全速運轉。“公司致力於研發和生産應用於功率半導體模塊的覆銅陶瓷基板,我們已建成從基板到線路板,以及表面處理的全流程工藝,並實現量産,産品已通過國內知名車企的認證並已批量生産。”公司總經理劉曉輝&&,有信心全年銷售繼續保持數倍增長,再創新高。

  近年來,通州涌現出一批在各自領域破解技術壓制、實現自主替代的優質企業。如中科儀、富創精密等半導體裝備及零部件企業,深南電路、展華電子等電子電路線路板企業,江海股份、麗智電子等電子元器件企業以及度亙光電等電子電路企業。

  著力打造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國有影響力、高辨識度的産業集群、産業基地,是目前通州區正在幹、加緊幹的事。“我們在鞏固家紡、建築兩大傳統優勢産業的同時,加緊培育‘一主一新一智’三大主導産業集群,全面提升産業體系現代化水平。”市委常委、通州區委書記張建華介紹,目前,通州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著力向半導體裝備、芯片設計等領域拓展,已建設一批特色專業園,其中電子元器件産業集群入選省首批創新型産業集群建設名單;汽車及零部件産業堅持多元化發展,向汽車電子、系統集成、智能網聯等高附加值領域攀升;新材料産業正在高性能新型功能纖維、薄膜等領域加快突破。

  “我們還聚焦異質結光伏、新型儲能、第三代半導體等新領域新賽道,加快布局未來産業,搶佔發展制高點。”張建華介紹,通州依託25家鏈主企業,正在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等8條重點産業鏈前延後伸,開展産業鏈上下游垂直整合,全力打造一批有影響力、高辨識度的産業集群,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為通州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注入澎湃動能。(任溢斌 黃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