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綠色通道”壓縮查驗時長 如皋海關保障民營企業生産原料有序穩定供應

  近日,經南京海關所屬如皋海關查驗後,南通弘業重工有限公司進口的一批重達1329噸的鋼板和角鋼,從如皋港蘇中國際集裝箱碼頭接卸場地運離,這是該公司從國外進口的首批原料。

  南通弘業重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橋梁鋼結構、船舶鋼結構制作為主的民營企業。自2015年成立以來,成功交付多項鋼結構産品,在國內重工行業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從2023年年初開始,我們積極謀劃拓展國外鋼結構市場,這也是我們公司轉型升級的方向。”公司負責人嚴祥介紹,2023年底,公司接到了一個訂單,為韓國船廠代工生産綁扎橋和船舶分段。應合同要求,需要使用韓國原料進行生産,眼看交貨日期漸近,原料馬上到達港口,但是否能及時通關供應,成為企業所擔心的問題。

  為支援民營企業拓展業務,加快貨物通關和物流運轉,如皋海關成立了推進民營企業發展工作專班,指導進口企業應用“單一窗口”實施無紙化申報,綜合運用“兩步申報”“提前申報”“抵港直裝”等通關模式,建立查驗“綠色通道”,實施“預約查驗”“即到即查”,大幅壓縮查驗時長。此外,如皋海關還跨區域協調實驗室優化內部流程管理,建立“專人跟蹤”“隨到到檢”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快檢驗流程。

  加工貿易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2023年12月27日,商務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商務部等10部門關于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準的意見》,明確了“暫停對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採取擔保管理措施至2025年”等12項措施。《意見》出臺後,如皋海關迅速梳理篩選符合政策要求的加工貿易企業,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指導企業用好用足政策紅利。

  “改革之前,我們需要繳納48萬元的加工貿易保證金,新政策實施後,我們不再繳納這部分保證金,緩解了公司的資金流動壓力,我們切切實實感受到了改革紅利。”嚴祥表示。

  近年來,隨著如皋康瑞高性能金屬復合材料及零部件制造項目、江蘇皋鑫半導體晶片項目以及江蘇如高高壓隔離開關電動機構技改等重大項目陸續投産,民營企業生産原料的進口需求不斷增加。3月12日,如皋海關結合工作實際推出了支援民營經濟外貿高品質發展專項16條措施,對南京海關支援江蘇民營經濟外貿高品質發展措施進一步細化落實,內容涵蓋了保障進出口物流暢通、助力企業減負增效、促進外貿健康發展等方面內容。

  “下一步,如皋海關將落細落實支援民營經濟發展措施,不斷優化口岸通關能力和水準,保障民營企業生産原料有序穩定供應,持續為如皋外貿企業發展‘加速跑’賦能。”如皋海關副關長張曉春表示。(李小爭 吳青青 陳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