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隨著玉蘭花瓣片片落下,“‘花朝’甲辰雲薖集”活動在梁溪區長大弄5號的雲薖園內圓滿落幕。當天,老宅院人流量逾三千。從11日至23日,市級文保單位雲薖園免費對外開放,園內舉行了書畫展、插花展、詩詞雅集、藝術分享會等活動,每天都有眾多市民遊客慕名前來打卡、賞花。

  從“閉門保文物”到“開門用文物”,我市致力于激活文化遺産資源的多重價值,不少老宅院如同雲薖園一樣正從文保單位向文化空間、文化環境轉變,不少宅院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硬體的出新、煥新。

  今年是“百宅百院”工程的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下一個三年,如何更好地延續千年文脈,讓這些逐漸蘇醒的文化遺産資源賦能城市更新,融入時代生活,激發城市活力?這是擺在這些“活化利用”工程面前的新課題。

  係統推進

  從環境打造到底蘊塑造

  “去年5月份在網上無意間刷到了錢鍾書故居煥新的視頻,就萌生了來無錫的念頭。來了才發現,原來這裏有那麼多老宅,每一個都彌足珍貴。”來自青島的曉氰是一名插畫師,上周末的榮德生舊居之旅,是她今年第四次無錫老宅之旅。“它們很迷人,但在尋覓中有驚喜也有失望。”她説,驚喜的是每次她都能收獲屬于宅院的獨特故事,失望的是這些老宅活化的水準參差不齊,“我經常在種草和踩雷之間跳轉。”

  運河沿線,擁有900多年歷史的東林書院,已成為無錫極具代表性的文化IP,也是曉氰口中最值得打卡的老宅院之一。結合城市更新,書院打造了弓河沿岸廣場開放式遊園,讓文化遺産與市民休閒空間充分融合;書院內,“再得草廬”“三公祠”改造為文創體驗中心,老建築得到充分利用;書院南門處,集遊客中心、書院花圃和文創中心於一體,一站式滿足市民遊客多樣需求。“宅院的活化是個需要持久推進的係統工程,整體規劃、專業團隊、持續創新缺一不可。”東林書院也成為無錫成功活化歷史文化資源的典型案例,但在書院的活化團隊看來,宅院建築本身的修繕保護,僅僅只是活化的起步。

  位于健康裏16號榮耀花園內的榮德生舊居,已成為市民遊客了解工商文化的窗口。建于民國初年的這棟建築原是榮德生長婿李國偉的住宅。榮德生晚年長期居住于此,直至1952年7月病逝。如今,舊居前後綠樹掩映,整體建築中西合璧,低調、簡約而莊重。“舊居剛修復完成時,並不對外開放,直到我們在此組織了一些社會活動,才實現定期開放,之後宅院的參觀環節又加入了《向西 向西》等紀錄片的放映,老宅漸漸有了人氣。”市文化遺産保護基金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老宅院的活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只有對文化內涵不斷挖掘,用現代化的方式進行表達,才有可能進入現代人的生活。

  兼具實用

  從觀賞空間到城市客廳

  書店、茶室、民宿、非遺展廳、文創商店、文化空間……在專家們看來,“活起來”的老宅院能否“熱起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在文化遺産的活化利用過程中,是否能與老宅的歷史底蘊相符合又兼具生活的實用性。

  “我們有一個學術團隊,一個全職的文策崗位,負責解答我們在新産品開發過程中的各種學術問題,以及把關我們的創新與東林文化適配度的問題。”東林文旅的相關負責人説,這個文策團隊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看各種史料、文獻以及與專家對接,以便在各類活動、文案以及文創産品開發的過程中進行學術把關。如此嚴謹的態度,貫穿在東林書院的每一場活動和目前開發的100多種文創産品中。

  “唱得低回曲折、情真意切,與朗讀相得益彰,果然吳儂軟語、余韻繞梁。”近日,市作協理事胡建琛到雲薖園參加詩詞雅集,有感而發寫下《探春雲薖園》。現場,評彈演員與吟誦者以“吟誦+”評彈的形式,把評彈開篇與碧山吟社成員創作的30首雲薖園詩詞融為一體。胡建琛直言,近年來,無錫評彈文化式微,老宅的活動讓他看到了希望。他建議,老宅院與非遺的調性是契合的,通過整體性的規劃,實現非遺在老宅內常態化的展示、互動、交流,甚至是産業鏈的孵化。

  融入城市

  從單一打造到整合規劃

  在梁溪,惠山古鎮二三期建設如火如荼;在濱湖,榮巷歷史文化街區改造提升加速推進;在惠山,“天上村前”歷史文化街區將在今年開街……當下,無錫城市發展進入內涵式更新階段,城市的物質空間和人文生態得以重構和提升。文化遺産並非城市更新的阻力,而是城市更新的動力。

  “還是得一館一策,不是所有的老宅院都適合休閒文旅業態,如何因地制宜地進行創新設計、更好地融入城市發展,是每個宅院活化必須思考的課題。”東林書院的相關負責人説,圍繞“學、賞、讀、養、食、創”六大主題呈現各種內容,書院塑造出了傳統文化的大磁場,今年,市中醫醫院等機構單位主動與書院聯繫,將八段錦、太極、中醫文化等實用內容融入書院活動中。

  “活化後的這100多家宅院有自己的個性稟賦,但不妨整合規劃,讓城市可‘閱讀’,無錫獲得一張更加獨特的名片。”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教授朱蓉説,嵌入式城市社區是未來城市更新中提升社區能級的可行性方案之一,通過在社區(小區)公共空間嵌入相應功能性設施和適配性服務,將老宅院活化與城市更新融為一體,這樣才能激發出更大的社會價值。

  “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在我市全面開展三年來,各個保護利用主體對文化遺産的保護利用也經歷了從簡單的改善外部環境,向認清遺産價值、追求內涵增值轉變,努力通過延續歷史文脈和彰顯文化底蘊來守護好城市的“根”與“魂”。(韓玲、張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