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幹紫菜成交量與成交價創下6年來新紀錄——

  如東金色灘塗種出“金山銀山”

  “今年如東的幹紫菜原藻既健康又新鮮、雜質也少,特別是3月份現摘的條斑紫菜品質非常出色,可以説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近日,在如東天一紫菜交易市場本年度第3期交易會上,日本株式會社高岡屋社長高岡則夫對如東的條斑紫菜讚不絕口。作為有著30多年合作經歷的“老客戶”,他每年的採購量佔到如東總産量的20%左右。

  作為中國條斑紫菜第一縣,如東沿海所産的條斑紫菜色澤明亮、鮮香嫩軟,因其獨特的風味而成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産品,在國內外有著廣泛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當天的交易會上,共有48家賣方會員企業計49902標準箱幹紫菜進場交易,26家買方會員競標,23家買方會員中標48835標準箱,成交率97.86%,成交金額11969.6萬元,平均成交價58.36元/百張,比上年同期的44.8元高13.56元,最高成交價66.30元/百張,成交率、成交價、最高價均居全省前列,成交數量和成交價格創下6年來新紀錄。

  “根據一期二期交易會的成交價格來看,三期幹紫菜均價上漲20%—25%,國內外客戶都想要最優質的幹紫菜,競爭很厲害。”如東縣紫菜協會會長、紫菜交易市場董事長蔡守清介紹,紫菜全球性減産帶來的影響不斷放大,本次交易會上,競標價格一路高漲,産品供不應求。尤以幹紫菜最受追捧,成交率達99.5%,最多的一標更是遭遇12家廠商競搶。“現在每畝産值8000元左右,預計採摘期結束前,能達到一萬元,較往年翻了兩番還多,完全不愁銷。”如東譽豐水産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國光高興地説。

  目前,如東條斑紫菜總養殖面積約8萬畝,主要分佈于沿海各村鎮,今年預計年産5萬多噸,收穫期將持續到4月底。作為我國最大的條斑紫菜養殖加工出口基地,多年來,如東立足資源稟賦和産業基礎,不斷改進完善紫菜養殖工藝,在良種、良法、良機等方面均取得新突破。同時,大力發展紫菜深加工,推進紫菜産業發展方式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打造紫菜養殖、加工、深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全産業鏈,逐步走出一條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的發展之路。

  “江蘇的紫菜養殖産業主要集中在南通、鹽城和連雲港三市,共有6個交易市場,其中,如東紫菜交易市場的運行規模是全省乃至全球最大的。”江蘇省紫菜協會秘書長戴衛平&&,全球紫菜採購商慕名而來,看中的是如東紫菜品質高,服務好,市場健康有序,在歷屆幹紫菜交易會上,如東向來是全省紫菜各項指標的奪冠熱門。

  讓金色灘塗成為沿海漁民搬不走的“金山銀山”,未來,如東還將有序引導養殖向外海、深海轉移,加快發展現代特色海洋漁業,積極打造濱海生態旅遊廊道,建設集海洋與漁業文化、旅遊觀光、休閒養生為一體的特色漁區,持續提升沿海灘塗開發利用水平和綜合效益,全面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徐書影 繆姍姍 張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