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治氣“現場教學”,如皋大氣環境品質持續好轉——

  從春天出發,逐綠前行

  今年以來,如皋啟動臭氧污染“夏病春治”專項行動,開啟大氣污染攻堅“現場教學”模式、提前啟動企業環境資訊依法披露工作、協同推進長江大保護,不斷擦亮綠美如皋生態底色,築牢高品質發展生態根基。

  數據顯示,2023年,如皋大氣環境品質持續好轉,改善幅度居南通第二,省排名提高至第17名。企業深入踐行環保理念,産業發展“增綠量”的深刻轉變正在如皋生動呈現。

  奔赴企業主戰場,大氣防治“首季爭優”

  三月,與氣溫一同回暖的還有大氣治污攻堅優秀代表——海直格(江蘇)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走進忙碌的生産車間,各類大型機械全力運作,企業生産線上産生的廢氣則被有效吸附、處理。“綠色”二字成為企業高品質發展的鮮明特色。

  “如何做好過程性控制,確保生産過程綠色、低碳?”“廢棄物是怎樣分類搜集、處置的?”不久前,如皋各鄉鎮大氣分管領導、涉氣企業負責人走進海直格等企業,“取經”在大氣污染源頭治理、節能減排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做法。海直格負責人直言不諱:“我們對環保一直很重視,這不僅體現在設備投入、生産工藝,還體現在經營理念、末端治理上。不論企業規模大小,都應該始終重視環保,做到節能降耗、綠色生産。”

  大氣治污攻堅中,每家企業都是參與者。為持續做好大氣治污攻堅,如皋積極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攻堅“首季爭優”行動,聚焦企業主戰場,實施“清單”管理,開啟大氣污染攻堅“現場教學”模式,強化企業治理主體責任。與此同時,強化幫扶指導,統籌開展臭氧污染“夏病春治”、重點工業園區和集群排查整治等專項行動,扎實推進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環境資訊披露提前完成,143家企業向“綠”而行

  企業環境資訊依法披露,是“十四五”生態環境領域的一項重要改革任務,也是提升企業環境主體意識、保障公民知情權的有力舉措。1月4日,如皋正式啟動企業環境資訊依法披露工作,對2023年度披露企業名單進行核準,重新確定企業聯繫人,並要求該市143家企業全部入駐工作群。

  如皋生態環境局法宣科的張建國參與了這次企業環境資訊依法披露工作。他介紹,填報工作主要涉及重點排污單位、列入強制性清潔生産審核名單的企業等5類企業,披露的內容包括企業環境管理資訊、污染物産生等內容。“由于涉及企業多、填報內容廣、數據量大,如皋生態環境局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安排專人幫助企業進行填報。”

  南通市亨大利橡膠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産橡膠和塑膠制品為主的企業,生産過程中易産生廢氣、廢水、廢渣等污染物。為了做好該類企業的環境資訊披露,如皋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與企業人員直接溝通,普及填報的具體知識,對大氣管控時間等資訊進行明確,企業的填報效率和數據準確率明顯提高。

  “針對污水處理類企業在填報中存在數據重復、錯漏等問題,我們電話聯繫各企業負責人,建議他們委託專業公司的運維人員進行填報,提高填報準確率。”張建國説,截至2月20日,如皋的143家企業提前完成2023年環境資訊依法披露工作任務,比省規定時間提前20天。

  入庫省級“EOD”項目,構建長江保護新格局

  前幾日,一則好消息傳來——如皋長江“生態島”建設及科創智谷開發EOD項目成功納入省級EOD項目庫。

  總面積達150平方公里的如皋長江“生態島”建設及科創智谷開發EOD項目,總投資額達23.71億元,無疑是個大手筆,為綠色長江再添“生機”。記者獲悉,項目計劃以如皋長江鎮龍遊灣片區長江幹線為核心,以長江岸線生態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提升為出發點,包含控源截污及生態緩衝區、“生態島”建設、沿江生態安全防護帶建設與業態提升、龍遊灣科創智谷啟動區建設等工程,將對推動長江沿線生態産品經營開發、推動生態産品價值有效實現具有積極意義。

  協同守護一江水,萬里長江共安瀾。項目負責人表示,近幾年如皋在推進長江大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産業提檔升級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為申報實施EOD項目奠定了堅實基礎。

  日前,在《長江保護法》正式施行三周年之際,如皋舉行了第三屆“共護長江”企業聯盟輪值企業授旗儀式。“組織企業加入護江聯盟,既激發了企業的主體意識、責任意識,也壯大了保護長江的力量,形成多方參與、多元共建的長江保護格局。”如皋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江新華表示,如皋依托成立的生態環境執法司法聯動中心,聯合如皋市人民檢察院等部門,以法之名、聚法之力,有效守護長江。(陳嘉儀 蔡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