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長假落下帷幕,據統計,春節期間,共有逾22萬觀眾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走近歷史,感悟和平,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假期。

  山東省菏澤觀眾張月説:“從小就要在孩子心裏根植家國情懷,讓他們對歷史有記憶,埋下一顆努力學習、把祖國建設得更強大的種子。”帶着侄兒來參觀的長春觀眾羅女士希望10歲的侄兒能了解這段歷史,學史明志。天津四年級學生李遠希來之前就做足了功課,他去年國家公祭日前夕曾在學校為同學們講解南京大屠殺歷史,爸爸做的PPT上有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鼎銘文,他不知不覺就背下來了。李遠希説,來到實地參觀,歷史在腦海中變得更具體,“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建設祖國,不讓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再受欺負。”一位德國觀眾留言:“由於我們關注於20世紀發生在歐洲的事件,導致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了解不多。我非常有興趣了解這段歷史。”

  為了服務好遠道而來的觀眾,大年初一一大早,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周峰就早早等候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入口處,為首批入館觀眾進行講解。紀念館的社教專員在雕塑廣場和公祭廣場講解主題雕塑和館內的標誌碑、國家公祭鼎、和平大鐘、災難之墻等標誌性建築,引導觀眾進一步了解南京大屠殺歷史,更好地參觀史實展。

  大年初一,紀念館館長周峰在展廳內為觀眾講解

  入口處、廣場上、展廳內,隨處可見身着紫色馬甲的紫金草志願者為觀眾提供服務。據悉,8天假期中共有132名社會志願者和34名高校誌願者在館服務。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第四部分約翰·拉貝、明妮·魏特琳雕像前,紀念館還特意安排了紫金草志願者為大家朗誦《拉貝日記》和《魏特琳日記》中描寫1938年春節的選段。通過今昔對比,讓觀眾感悟和平年代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

  紫金草志願者邀請觀眾參與朗誦

  每天上午8時30分,紀念館都會舉行撞響和平大鐘儀式,邀請當天最先到館且有意願參與儀式的12位觀眾代表在公祭廣場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默哀、敬獻菊花,並撞響和平大鐘。8天內,累計有近百位觀眾參與了撞響和平大鐘的儀式,銘記歷史,守護和平。撞響大鐘後,馬子茁説:“鐘聲比我想象得要沉悶許多,如同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一樣,在每一位中國人的心中都是沉重的。”

  觀眾參加撞響和平大鐘儀式

  很多觀眾在參觀後都寫下了留言,一位觀眾寫道:“我們都是中國人,千千萬萬的我倒下去了,千千萬萬的我們又站起來!我想,這大抵是中國人骨子裏的堅韌……”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寫道:“我很慶幸我的祖國如今如此強大。”一位中學生寫道:“振興中華,責任在我們這一代。唯願世界和平,不要讓歷史重現……”(報道員:李安琪 徐紅霞)

  觀眾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