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孟新年好啊,今年又是你值班呀,您快退休了吧,多歇歇,注意身體。”老孟名叫孟國彬,今年58歲,是揚州市公安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分局旅游警察大隊民警。一大早,他像往常一樣來到宋夾城景區巡查,趁着游客還沒有到來,他把公園裏的運動器材、橋欄杆、路燈桿、城堡周邊先檢查一遍,確保各處設施沒有松動破損等安全隱患。春節假期,作為城市旅游形象“第一代言人”的旅游警察,為市民游客提供24小時服務,傳遞新春溫度。
核心景區網格化,一鍵響應
“指揮中心,我們在月觀碼頭亭子發現小周了,現在我們帶他去瘦西湖南門。”大年初一上午11時許,內蒙古游客周先生報警求助尋找兒子。接警後,民警僅用4分鐘就幫助周先生將走丟的兒子找回。
旅游警察大隊大隊長王學兵介紹,根據分析歷年警情,景區內每年發生走失兒童、走失老人,手機、相機落水,遺失背包衣服等警情較多,尋人尋物成為旅游警察保障游客的一項重要工作。為此,大隊將核心景區分解成7個區域責任網格、42個具體安全責任網格。人員力量不僅僅由大隊的民輔警組成,還發動管理處和綠化、環衛、經營公司等單位450餘人擔任“網格員”,按網格熱度合理分配網格員人數,裝配100&智能對講機,交由輪值網格員常態值守使用,做到救援力量多元融合、通信無阻、調度暢通。
據介紹,旅游警察大隊通過無人機常態巡檢景區全況,新建園區智能廣播聯動系統,布局87個互動點位,提供區域化廣播、可視化對講、一鍵報警等功能。遇有突發情況,可實現“一圖點調、一鍵響應,精準指揮、全園反應,就近取用、快速處置”,突破了警力的有限性和地域的局限性。
糾紛快處快賠暖了游客心
記者採訪獲悉,大年初二,花都匯旅游糾紛調解服務點內,來自北京的鄭女士拿到了1800元的一次性賠償金。鄭女士對旅游糾紛調委會工作人員協調化解的結果,&&非常滿意:“感覺心裏暖暖的”。
“我們要求‘糾紛不出園、矛盾當場清’,游客不用擔心會發生‘扯皮’現象。”王學兵介紹,旅游時發生糾紛,實際賠付過程繁瑣,周期長。圍繞“讓游客滿意”這個目標,旅游警察大隊與瘦西湖風景區管理處、保險公司積極對接,探索先行墊付措施,經過保險公司合理測算,在雙方就賠償數額達成一致的情況下,由風景區先行賠付。
不讓游客把時間浪費在堵車上
“大運河博物館已經停滿,附近還有其他停車場,距離不遠,請添加‘找車位’小程序尋找停車位。”大年初三下午,大學南路和運博路交會處,民警為游客指引路線。過年期間,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和運河三灣公園游客較多,由於導航軟體的局限性,很多外地游客會直接導航到大運河博物館的地下停車場。而地下停車場只有239個車位,高峰期幾分鐘就會被停滿,如果不管理,會有大量車輛涌入路口,造成擁堵。
記者了解到,為避免游客把珍貴的旅游時間浪費在堵車上,旅游警察大隊對大學南路和運博路丁字路口進行臨時改造,在路口放置6塊指示牌,分流車輛的同時安排執勤民警在路口引導。通過“找車位”小程序,游客可以快速了解到三灣公園周邊停車場的位置和剩餘車位等信息,準確地找到停車位。(陳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