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優質消費品進口,豐富了人們置辦年貨的選擇。2月2日,記者來到常州綜合保稅區內的菜鳥保稅中心倉探訪。
偌大的倉庫裏堆滿了貨物,十幾個年輕人正在打包&前忙碌着。組長梁玄耀手裏是一款日本産的化粧品,忙裏抽空向記者介紹:“我這裡是批量打包&,負責打包同一種貨物;旁邊那個叫散單&,打包的一個包裹裏會有不同的貨物。”
雖然去年底才開始運營,常州菜鳥保稅中心倉已踏上了發貨的快節奏。荷蘭産母嬰奶粉、澳洲産各類保健品、日本韓國産的美粧産品……這些進口商品將被陸續卸到流水線上掃碼通關,辦理海關清關手續後,將出現在消費者的購物車裏。
“去年12月份超過了10萬單,發貨總量有15萬件左右。1月份開始日均單量在4000—5000單左右。按照電商運營規律,預計年後一兩天將迎來日均單量3萬單左右的井噴。”常州中園凱昌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羅皎説,“最近因為春節,洗護類、保健品類單子偏多。你看,這個是來自西班牙的一款身體乳,出貨量比較大,商家做活動時曾一天出過1萬單。”
來到倉庫最後面,羅皎指着地上一堆堆紙箱説,“這個區域的貨都是昨天和今天剛到的,有17萬件。我們有一個24小時的理貨期,今天晚上和明天早上就得把這批貨上架。”
最近這段時間,菜鳥倉的到貨量明顯上漲。“因為消費者春節期間依然可以在商家的線上&&下單,商家需要備16天的貨,所以我們倉庫最近也處於備貨的狀態。我們也跟物流公司商量過了,他們每天還是正常進行攬收、發貨,保證消費者春節期間也能‘買買買’並及時收到貨。”羅皎告訴記者,待常州綜保區跨境電商産業園建成,他們公司將成為第一批進駐企業,屆時倉庫面積將達到2萬平方米。
隨後記者又來到新入駐常州環球港的CW新零售門店,有了菜鳥倉的保障,這裡可以滿足消費者對跨境電商進口商品“可見、可觸”的需求。店長劉燕説,“以前國內消費者購買進口商品大多是在網上購買或找代購,現在通過線下實體店就能購買了,保證和國外的商超同貨源,所以店裏回頭客還挺多。”
顧客李佳一正在店裏挑選一款澳大利亞的助睡眠保健品,購物籃裏已有成人奶粉、蜂蜜、護手霜等商品。“過年我要回山東老家,這些都是給父母買的年貨。媽媽睡眠不太好,以前我也會在網上給她買類似的産品,但收貨時間有些長,現在在實體店就能買到,只需等上半小時就能完成報關手續來提貨,很方便。”李佳一説。
將海外高品質的一手貨源展示到消費者面前,訂單越多,企業對提高通關效率的需求就越強烈。常州海關查檢二科科長荊濤介紹,“菜鳥倉春節‘不打烊’,海關工作人員隨時為企業辦理通關等提供服務。我們制定了業務高峰期運行保障預案,同時實施源頭管控,完善進出口退貨措施,依託CT機等智能審圖設備提升查驗效能,解決消費者後顧之憂。”(宋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