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和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息息相關。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60歲及以上人口29697萬人,佔全國人口的21.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1676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5.4%。
2023年,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工作,錨定“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標,夯實養老服務制度基礎,加大養老服務資金投入,借力科技發展智慧養老,促進養老服務提質增效,推動“老有所養”邁向“老有頤養”。
聚焦民生實事項目 用“真金白銀”換“幸福頤養”
民有所盼,政有所為。如何讓廣大老年群體生活得更有品質、更有尊嚴?濱海縣根據江蘇省、鹽城市“十四五”養老服務發展規劃,結合縣情實際,編制《濱海縣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規劃(2020-2035)》,制定發布《濱海縣基本養老服務指導性目錄》,科學規劃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加強頂層設計,築牢養老服務體系發展基石。
為加速促進養老服務提質增能,濱海縣重金投入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打造優質養老場所,為入住老人提供多種康養服務,以專業化、優質化服務滿足住養老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用“真金白銀”撐起幸福頤養一片天。
走進濱海縣通榆區域性養老中心,一幢幢用房規劃有序,一片片區域幽靜整潔。該中心內置休閒區、康復區、多功能室、康養公寓、診療區、認知障礙專區等各式綜合服務場所;體檢設備、復健器材、防滑安全設施、無線呼叫系統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外置老年人活動場地,集收養、康復等為一體。據悉,作為濱海縣第一所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該中心依託通榆鎮敬老院原址土地和建築進行改擴建,總投資7400萬餘元,項目佔地15.08畝,設置養老護理床位242張,致力打造成為渠南四鎮特困人員及全縣失能失智養老服務中心。
濱海縣福壽康養老院作為縣重點養老民生項目,投資額約6760萬元,設置護理型床位350張,按照“五星級”標準規劃建設,為入住老人提供文化娛樂、康復訓練、醫療保健等康養服務。
此外,2023年,濱海縣還投入330萬元建成珺悅府、紫宸兩家城市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投入260萬元在東坎街道、坎北街道建成6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投入260萬元建成18個示範性鄉村互助養老睦鄰點。
老年助餐服務是老年人關心的“關鍵小事”,也是事關千家萬戶民生福祉的“頭等大事”。圍繞辦好“小食堂”,服務“千萬家”思路,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主體參與的老年助餐點服務網絡,2023年濱海縣新建成10家長者幸福食堂,在此享受就餐服務老人達11.7萬人次。
科技賦能智慧養老 托起幸福“夕陽紅”
上午11:20,年近90歲的濱海縣老人李德友約好的護理員準時到達家中,開始為他理髮。“我年紀大了,很多事情不方便自己做,小宋幫我做了很多事,即使是自己家的姑娘也不一定能做到像她這麼好。”談起縣裏提供的居家養老服務和分派的養老護理員,李德友讚不絕口。
理髮、打掃衞生、洗衣做飯、助醫……無論是簡單平常的家務事,還是醫療護理服務,老人只需要“一鍵下單”,即可零距離享受服務,而這得益於濱海縣民政局搭建的智慧養老服務&&。
該&&依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手段,融合線上服務與線下資源,實現數據匯集、服務呼叫、工單派發、實時監管、回訪考核、服務結算等流程閉環運行。&&上,每一單養老服務訂單信息都能清晰溯源,實現線上線下居家養老服務的無縫對接、雙向護航。
據悉,濱海縣委託南京索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養老服務組織,分片區為全縣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群體提供助餐、助潔、助醫等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常態化上門服務,年服務人次達36.13萬。作為服務組織之一,南京索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深耕養老服務産業十餘年,在養老服務工作上堅持溫度與專業性兼具。據南京索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養老護理員宋正芹介紹,濱海縣民政局和公司都非常重視養老護理員的培訓工作,會定期開展不同類目培訓,取得養老護理員證書或者培訓結業證書後方可上崗。
小設備連着大網絡,養老服務正在變得更聰明。床頭的“一鍵呼叫”按鈕、屋頂上的煙感報警器、雷達跌倒報警裝置……在濱海縣不少老人家中,配備有各式各樣的智能“黑科技”,為老人的居家養老生活安全提供了精準守護。
在推進居家養老智慧工程方面,2023年,濱海縣投入102.83萬元,為1120戶困難獨居老年人家庭安裝一鍵呼叫裝置;投入35.63萬元為156戶困難老年人家庭安裝扶手、改建坡道、添置輪椅等,有效舒緩老年人因身體機能下降導致的生活不便;為14戶失能老年人家庭安裝照護床位,每天開展常態化服務,緩解家庭養老照護壓力,增強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創新打造“濱海樣本” 繪就“老有頤養”新藍圖
在濱海縣,老人打開手機掃一掃臉,尊老金申請兩分鐘左右即可獲得審批。針對高齡老人申請尊老金手續繁瑣、審核審批時間較長等問題,濱海縣在全省率先構建“掌上申請、自動審批、即時結果”的尊老金“秒辦秒批”新模式,讓廣大老年人的獲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強、滿意度更高。
截至目前,老年人通過手機APP申請尊老金比例達到80%以上,改革成果已惠及全縣20多萬老年人,真正做到省時省力省資源。該項創新工作還獲評2022年江蘇民政數字化轉型“最佳應用”。
為讓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底色更濃,濱海縣養老服務工作敢於突破傳統思維爭先進位,不斷推動為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為加快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建設,濱海縣民政局與衛健部門多次會辦確定中醫藥“進院”服務路徑。縣中醫院中醫師定期在各養老機構為老年人提供中醫健康狀態辨識與評估、諮詢指導、健康管理等服務,為老人進行推拿、拔罐、針灸等養生保健服務,助力老人足不出戶享受“零距離”健康服務。此外,濱海縣重抓醫養結合,用醫療優勢賦能養老産業,按照醫養結合思路,加強與醫療機構合作共建。
1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提出4個方面26項舉措,從老年助餐、養老照護、文體服務、適老化改造、金融支持等多維度出發,力求全方位增進老年人福祉。
“老有所養是民生要計,2024年,濱海縣將繼續在聚焦養老服務民生實事、發展普惠型老年服務、健全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加強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推動濱海縣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邁向新&階。”濱海縣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徐壽文&&。(李南丹 報道員:楊琦 李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