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803人挂鉤742個社區,實實在在的成效提高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城管進社區”織就“無錫精微繡”

  社區是城市治理體系的基本單元,是黨委政府&&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推動大多數城市管理問題在社區解決,是打造“最乾淨城市”、提升老百姓家門口幸福的重要途徑,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最後一公里”。無錫市於2022年9月試點、同年10月全面推行“城管進社區”工作,一年多來穿好“繡花針”,縫出細“線腳”,緊貼群眾需求解決頑疾,瞄準社區網格繡出一幅幅“無錫精微繡”。

  穿好針,瞄向熱難點

  走進無錫經開區太湖街道玖玖城社區,小區環境凈美,停車秩序井然,各方合力打造“最乾淨”為居民們營造出宜居生態。就在一年多前,小區也面臨着如何“撤桶”、推進垃圾分類的困境。恰在此時,全市城管系統推行“城管進社區”工作。社區城管工作站主動參與,城管隊員以堅守、堅持與堅定換來居民的理解、支持與轉變。僅僅一個月時間,玖玖城社區實現了從撤桶後的“垃圾無序”到“分類有序”,並在去年年底成為全市垃圾分類“紅榜”單位。玖玖城社區黨總支書記周燕燕認為“城管進社區”是一步好棋,“城管部門主動融入社區基層社會治理體系,關注社情民意,緊貼群眾急難愁盼,暢通了訴求渠道。”

  “城管進社區”組織體系,採取“1+N”——1名城管/綜合執法隊員+N名城管協管隊員和“N+1”——N個社區+1名城管/綜合執法隊員的挂鉤進駐模式,以合署辦公形式設立“城管進社區”工作室、工作站。市城管局還編制《無錫市“城管進社區”工作指引(試行)》,為社區城管工作提供行動指南。

  “城管進社區”並非赤手空拳,而是有智慧城管&&和大數據的加持。市城管局在智慧城管&&中研發城管進社區“一網統管”系統模塊建設,利用社區市容環衛責任清單、重點問題清單等基礎數據建立起大數據底座,構建“市—市(縣)區—鎮街—社區”四級城管網絡體系,讓繡花功夫有了紮實的第一道步驟——穿好針。

  目前,全市共計285名城管執法人員和1518名城管協管隊員挂鉤進駐到742個社區。

  縫細線,管在細微處

  有了好針好線,接着就要為“無錫精微繡”縫出勻細的線腳。進駐社區的城管隊員聯合社區、物業,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

  惠山區陽山鎮有一批背街小區和安置房小區,環境面貌還停留在上世紀末,居民們迫切需求宜居生活圈。社區城管隊員聯動各方,用見縫插綠的方式改造犄角空地,為居民打造一處處家門口的微幸福——對東方路約365米路段開展綜合整治提升,除管線入地、增設車位、美化店招外,升級城市傢具,搭建桃花流水墻及老街故事墻,在保留“古典魂”的同時注入現代活力,打造陽山名片商業街;在陸區苑小區內建口袋公園,納入了社區文化宣傳欄;建設鴻橋社區口袋公園,閒置空地華麗轉變為優美的體育休閒公園,使周邊居民休閒、健身、夜游、親子活動有了落腳點,滿足了居民“推窗見綠、出門見園、轉角見美”的美好願景。

  在各社區裏,進駐的城管隊員充當社區城市管理問題的採集員、宣傳員、調解員、服務員,關注社情民意,暢通訴求渠道。隊員們以問題為導向,重點解決居民群眾關注度高的城管領域熱難點問題,強化市容環境、垃圾分類、停車秩序、違法建設等整治。截至目前,城管進社區已累計解決社區熱難點問題22000余個,有力推動城市管理融入社區基層治理,助力打造“最乾淨城市”。

  織精圖,服務全覆蓋

  “樓頂沒有違建,院子裏也沒有!”元旦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和瞻江街道城管中隊的執法人員,用無人機對梁溪區萬融社區進行了全覆蓋巡查,結果令人滿意。

  在黨建引領下,去年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第三黨支部主動挂鉤萬融社區,與新成立的社區黨總支組建黨建聯盟,建立工作機制,零距離服務居民,把社區建成了無違法停車、無違法建設、無違法廣告、無違法毀綠、無違法傾倒垃圾的“無違小區”,為百姓營造出“北門頭上”最宜居的社區。“城管進社區萬融模式”應運而生。

  “城管進社區”工作全面推進以來,全市城管執法隊伍以問題為導向、以需求為目標,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堅持“7分服務、2分管理、1分執法”城市管理理念,全面推行“721工作”體系。萬融社區“城管進社區”工作的核心邏輯在於改變末端處罰的執法“舊習慣”,做到服務前移、溝通在前,通過新增劃定車位、制止佔綠毀綠、引入垃圾分類指導志願者、勸阻樓道亂堆放行為等舉措,從根源上杜絕社區常見違法行為的發生。

  “城管進社區”不僅“織精圖”,更為全體居民亮明必須遵守的法律法規“圖樣”,通過探索建立議事協商、聯勤聯動、聯合執法等機制,提高社區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問題的處置效率,做到“小問題不出社區”,為社區解決問題提供城管執法保障支撐。

  市城管局負責人&&,今年是無錫市打造“最乾淨城市”收官之年,新年伊始,進駐社區的城管隊員積極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創新工作方法,將聯動公安、住建、街道、社區、物業等各方力量,努力解決群租房擾民、飛線充電、僵屍車佔位、違法搭建等熱難點問題,讓“城管進社區”取得實實在在成效,提高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盧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