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常熟市虞山街道聚焦虞山尚湖古城保護和利用高質量發展目標,深入學習“千萬工程”實踐經驗,深化“五治融合”,大力推進“千村美居”工作,全力繪就生態宜居新畫卷。
點線面齊“開花”,“局部美”變“全域美”
田園洩水、湖甸飄香、安居元和、果香寶岩……截至目前,虞山街道6個行政村、3個管理區、128個自然村莊,已建成千村美居村組102個,創建蘇州市特色精品鄉村5個,蘇州市特色康居鄉村56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2個,串點成線,連線成面,勾勒出鄉村振興“金邊銀帶”。
2023年,虞山街道完成38個村組的規劃設計和施工建設,累計完成鋪設道路60公里,河道清淤疏浚900多米,河塘駁岸改造2000多米,拆除違章建築3962平方米,添置路燈400多只,建造停車場1.2萬多平方米,目前“千村美居”工程市級驗收已全部完成。
村貌煥新顏,“一處美”變“處處美”
街道打造“共建、共議、共治、共享”的格局,大力推進“農村美麗四小園”建設,充分利用房前屋後的“零星邊角料”地塊打造美麗菜園、美麗庭院等生態景觀。引導村民“少花錢”“花小錢”,助力人居環境大治理。2023年,街道創評常熟市美麗庭院示範戶1戶、常熟市美麗庭院143戶,洩水村獲評常熟市級“美麗菜園”。
以“村民自治”主導,實施“一戶四照”人居環境長效管理機制,廣泛開展“星級文明戶”評比,完善積分管理和股權分紅挂鉤機制,推動“美麗庭院”示範帶等村民自治舉措,以“履約法治”保障,強化結果運用。
聚力升級蝶變,“一時美”變“時時美”
街道以“先鋒領治”引導,推行“黨建+多元共治”的黨建引領模式,成立“山湖同城”行動支部大聯盟,深化運用先鋒領治“碼上到”小程序,常態開展“村莊清潔日”等專項行動。成立村級司法工作站,開展村規民約履約評議;組建“虞山老娘舅”調解員隊伍,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街道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凝聚整合資源,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依託“海棠花紅”先鋒陣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培育“虞山小美”榜樣人物;開展“巾幗話美居”“最美家庭講家風”等各類志願服務,激發村民自治活力;以“數字智治”優化,賦能數字服務。依託“智治虞山”平台,網格員開展清單式日常巡查,通過數字鄉村平台、微信小程序實現村民“隨手拍”和長效管理互測互評。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虞山街道持續鞏固人居環境治理成果,豐富江南農耕文化內涵,打造農文旅融合載體,聚力打造“高顏值”生態宜居美麗鄉村,讓新時代新農村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李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