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門全域全景圖

  元旦假期玩轉海門!一起來看攻略吧。

  一日游推介線路:海門科技館——江蘇省江海博物館——青龍港1806景區——用餐(青龍港1806景區/金盛生態度假村)——張謇故里景區(張謇紀念館、頤生文博園)——九龍島文化濕地——用餐(江灣漁歌/天籟村枇杷園)——經典奧特曼主題嘉年華(節日無人機秀)

  二日游推介線路:

  D1:海港生態旅游景區——正余通東革命老區紅色記憶館——午餐(王灶河農莊)——余東古鎮——張謇故里景區(張謇紀念館、頤生文博園)——九龍島文化濕地——晚餐(江灣漁歌/天籟村枇杷園)——經典奧特曼主題嘉年華(節日無人機秀)——住宿(城區酒店)

  D2:海門科技館——江蘇省江海博物館——青龍港1806景區——用餐(青龍港1806景區/金盛生態度假村)——疊石橋國際家紡園景區——回程

  海門科技館

  海門科技館佔地25.3畝,包括科學技術展館、城市規劃展示館、人防教育體驗館。作為集科普教育、科學成果展示、學術交流為一體的綜合實踐基地,它是孩子們的最愛。在這裡,聲光之絢、電磁之秘、趣味泡泡秀、穹幕電影、5D影院等項目等着你來解密體驗!從課堂的理論,到互動參與,感受科學的奇妙,下一個愛迪生、愛因斯坦或許就是你!

  江蘇省江海博物館

  江蘇省江海博物館位於海門區東布洲中路99號,與江海文化公園毗鄰,是海門區文化中心重要組成部分,採用了海門特色民居四汀宅溝的建築方式,總佔地面積約2.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館藏文物6837件(套)。2020年12月獲評國家三級博物館,2021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江海博物館是全國唯一、江蘇首創的具有濃郁江海文化特色的國家中型主題館,集收藏、陳列、研究、傳承於一體,設有江海之光固定展區、定時更換主題的特展區,是保護江海城市記憶,延續江海歷史文脈、體現江海魅力文化的主要載體。

  青龍港1806景區

  青龍港1806景區,依託百年老港而建,地理位置優越、便利交通,離城區20分鐘車程。作為海門58公里沿江風光帶和張謇歷史文化記憶軸的交匯點,着重凸顯張謇實業救國文化和老碼頭的“追江趕海”拼搏文化為主,按AAAA級景區進行規劃設計。包括“四季變化鮮明”的生態景觀綠地、彩色騎行道、親水&&、音樂大草坪、碼頭研學服務社等板塊。登上望江樓,尋訪它往日的光輝歲月,一睹它今日的蓬勃朝氣,飽覽萬里長江的雄渾氣魄。

  張謇紀念館

  張謇紀念館是一個靈秀的江南園林式國家AAAA級景區,總佔地約40畝。館內擁有2000平方米張謇業跡展示館,張謇嫡孫張緒武先生題名的張公祠堂,勒刻30多幅張謇精美書法作品的文化長廊,生長近300年仍枝繁葉茂、生機勃勃的古銀杏樹以及狀元湖、九曲橋、湖心亭、狀元山、狀元亭等特色景觀,讓人們在既有古典風韻又有現代氣息的氛圍中,感悟歷史的滄桑和張謇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館由序廳、主展廳、影視廳、休息廳等四部分組成。主展廳分為“出生成長、實業救國、教育興國、社會事業、紀念研究”五個版塊,展出的300多件珍貴文物、1000多幅圖片史料、10多組倣真場景,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再現了張謇先生一生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業績,給人們以極強的視覺衝擊力。

  頤生文博園

  頤生文博園以頤生酒廠為根基,包括頤生酒文化博物館、品酒館、陶藝體驗館、百年老窖池群、傳統釀造技藝展示館、秘方展示館以及藥食同源種植園、百藥園、生態種植園等,是一個集參觀游覽、體驗消費為一體的省級工業旅游區。

  頤生酒廠始於1894年,由清末狀元、中國著名實業家、教育家、愛國主義者張謇先生創辦,已有100多年歷史,作為中華老字號企業,早在1906年意大利米蘭萬國博覽會上摘得中國酒類第一枚世博金質獎章,“頤生傳統釀造工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具有不可估量的歷史文化價值。

  九龍島文化濕地旅游景區

  九龍島文化濕地,佔地2000多畝,形成於18世紀,位於官公河和分流出的54條港梢及河兩側,是海門成陸時天然海泓的遺存。2021年被評定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常樂鎮深挖官公河畔紅色歷史記憶,收集紅色老物件和江海農耕古董等歷史文化遺存,在保留濕地原有生態環境優勢的基礎上,建設紅色驛站、黨史館、農耕民俗館、知青館等展廳藏館,演繹海門沙地三百年人文歷史。

  疊石橋國際家紡園景區

  疊石橋國際家紡園景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最大的家紡用品專業市場,擁有3000多家經營商鋪,集聚了全國乃至全球數百個家紡著名品牌、馳名商標家紡企業,貨真價實的商品定有你中意的。

  家紡博物館總建築面積達9000多平方米,包括中國疊石橋産業歷程館、中國家紡流行趨勢館、海門工業園區發展規劃館、中國家紡品牌培育館、中國家紡博覽館。館內採用聲、光、電、相結合的現代先進展陳技術,運用蠟像、聲音感應、語言導覽,演繹了疊石橋家紡人30多年海內外的創業歷程,全面詮釋了疊石橋作為家紡之都、時尚之城、旅游勝地、購物天堂的理念。

  余東古鎮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余東,有1300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澱。余東,古稱余慶,始於唐代,興於北宋,盛於明清,基於煮海為鹽而逐步發展形成,是中國古代因鹽成邑的一個代表,是明清兩淮地區的一座鹽業重鎮和兩淮鹽業商貿鏈起始端的代表。獨特的鹽商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戲曲文化、建築文化在這裡相互融合、輝映成趣,散發着醇厚的韻味和迷人的魅力;這裡鐘靈毓秀,人才薈萃,駱賓王、崔桐、江村、厲慧良等歷代名人都在余東留下不朽篇章和逸聞軼事;古城原有的基本框架依舊,至今還保存着郭利茂銀樓、震豐恒布莊、武進士故居、法光寺諸多明清時期的建築,傳誦着“余東有四城,南通無北門”的美譽。

  正余通東革命老區紅色記憶館

  展館以時代更迭為線索,深挖通東地區鹽墾文化、革命文化、運河文化的紅色根脈,通過“星火燎原鹽河畔”“江海烽火迎曙光”“通呂河上寫春秋”等展示空間,以實物、史料、圖文、情境互動等多種形式,生動再現通東兒女捍海抗潮、制鹽墾牧的勞動場景,展現中國工農紅軍江蘇第一大隊成立、三打湯家苴等紅色崢嶸歲月,以及開挖通呂運河的激情年代。

  海港生態旅游景區

  海港生態旅游景區佔地約1600多畝,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園內植被茂密,空氣清新,曲徑通幽,綠意融融,是城市中的天然氧吧。景區內既有適合青年人的球類競技場地,如籃球場、網球場,還有適合於老年人與兒童的健身跑道、天然草坪、裸眼3D影院、休閒設施等,可滿足不同年齡層次游客的需要。(海文 呂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