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晚,在《南京記憶》的小號聲中,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人們身着素服,手捧燭光,緬懷逝者,祈願和平。



“不屈的紫金草啊,淒風苦雨中生長,向着天空昂着頭顱,對着太陽,頑強歌唱……”在和平廣場,紫金草藝術團童聲合唱團的60多位孩子唱響原創歌曲《紫金草向陽生長》,純凈的歌聲帶來撫慰人心的力量,讓日本友人大門高子感慨落淚。大門高子是日本紫金草合唱團名譽顧問,她説:“30多年來,我們懷着向中國人民謝罪的心願,通過演唱的方式,在日本,美國紐約,中國北京、上海、中國台灣等地舉行多場演唱會,傳遞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的理念。”她計劃明年再來南京演出,並衷心希望中國的紫金草藝術團能夠到日本交流,共同祈願和平。

日本友人大門高子致辭
歌聲中,一朵“紫金草”在和平守護者紫金草女孩們的手中傳遞,從和平之墻緩緩來到和平廣場,寓意着和平之路需要每一個人的守護和傳遞。“紫金草”最終被放置於和平女神像下。瞬間,“和平之光”衝破黑暗,照亮了南京的上空。

1937年寒冬,美籍人士約翰·馬吉用一台貝爾牌16毫米攝影機記錄下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並於二戰結束後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作證。他的孫子弗雷德里克·馬吉來到集會現場。他説:“我的祖父在南京度過了大半生,他深愛着南京城,他覺得為南京人民出庭作證是義不容辭的。現在我的心也與南京人民、與中國人民的心聯結在一起。戰爭雖已結束,但和平的主題會永存。我會用我的余生繼續講述南京的歷史。”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馬秀英的孫女馬雯倩是首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她&&,“我定會緊握捍衛歷史真相的接力棒,守護這段不能忘卻的記憶。”

約翰·馬吉之孫弗雷德里克·馬吉致辭
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周峰説:“和平的力量猶如點點燭光,微光成炬,積小成大。近年來,先後兩批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成為‘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接力傳承歷史記憶;我們成立了紫金草藝術團,通過童聲合唱唱出熱愛和平的心聲;我們的紫金草國際和平學校通過世界記憶遺産‘南京大屠殺檔案’開展國際和平教育,今年國際和平日共有34個國家近300名留學生走進紀念館感悟和平;我們的紫金草國際志願者隊伍已有39個國家的400多人加入,他們在志願服務中向世界各地的觀眾和網民講述着南京故事……今天的南京,已經成為一座留住歷史記憶、開展和平行動的國際和平城市,讓和平的薪火猶如一盞盞燭光,在每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們心中代代相傳。”
在紀念館之外,在南京的多所高校、叢葬地,學生和市民也自發點亮燭光,共同緬懷遇難同胞。在世界各地,在互聯網雲端,海外華人華僑以及數以萬計的網友也同步舉行燭光祭,點亮燭光,祈願和平。(報道員:徐紅霞 竇心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