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獲悉,常州市圍繞推進“智改數轉網聯”走深走實的新一輪“十鏈帶百企、百企育千景”生態體系建設方案正式亮相,常州市正以更大力度、更高質量推進製造業“智改數轉網聯”進程,全力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新一輪“十百千”工程的目標是:爭取到2025年,常州市“智改數轉網聯”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創成國家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
“十鏈突破”:面向十大先進製造業集群和重點産業鏈,打通設計、生産、倉儲、物流、服務等重點環節,打造10個具有較高競爭力的産業鏈協同&&。
“百企領航”:推動數字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新建100個具有行業示範作用的省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5G工廠)、“智改數轉”標杆企業,力爭實現國家“數字領航”企業突破。
“千景應用”:不斷拓展中小企業智能化數字化應用領域,全面提升“人工智能+”“機器人+”“工業軟體+”應用水平,形成1000個具有可複製、易推廣的應用場景和案例,力爭實現國家工業互聯網“雙跨”&&突破。
圍繞“十百千”實施目標,實施方案明確了八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主要內容為——
推動協同強鏈,依託已建成的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工程機械、新型電力裝備等産業鏈協同&&,推動“鏈主”企業數字化能力建設。到2025年,産業鏈協同&&累計接入企業5000家,帶動和賦能本地企業數字化轉型3000家。
強化示範引領,建立梯度培育體系,做大標杆示範培育規模。到2025年,創建省級以上智能工廠(5G工廠)、智能車間100個,培育省級“智改數轉”標杆企業5家,創建省星級上雲企業500家。
聚焦場景建設,鼓勵大中型企業在數字化研發設計、智能化生産調度、供應鏈協同優化等方面打造應用場景。到2025年,打造1000個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5G+等應用場景。
加強診斷評估,鼓勵企業開展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數字化轉型成熟度等自評估。到2025年,工信部數字化水平評測二級以上企業達到1000家。
完善産品供給,鼓勵服務商提供“小快輕準”的軟硬體産品和解決方案,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應用門檻。到2025年,研製推廣100項“小快輕準”産品。
分類改造提升,鼓勵開展工業數據分析應用,打造賦能行業的工業數據模型和知識庫。到2025年,實施智能化數字化改造提升項目1500個,新增工業機器人等智能化設備2000&。
優化&&服務,加快推動“超級虛擬工廠”等新模式普及,延伸原材料集採、工業設計、産能共享等功能。到2025年,新增省級工業互聯網&&4個,打造具有深度服務功能的促進中心10家,新建市級智能製造示範區15個。
完善基礎設施,推進工業互聯網企企通工程,高質量建設“雙千兆”網絡,為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築牢新基建底座。到2025年,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服務基本實現重點産業鏈全覆蓋,累計建成5G基站2.5萬座,數字化生産設備聯網率超過65%,通用算力增長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