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前10月全省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664.2億元

  企業説:“我們有了更多底氣”

  在政策“工具箱”中,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是助企紓困最直接、最有效的舉措之一。12月1日,省稅務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全省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664.2億元。

  “壓艙石”行穩致遠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關聯着大量的上下游産業,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為製造業大省,前10月,我省製造業及與之相關的批發零售業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870億元,在全省“減降退緩”稅費中佔52.3%。

  這段時間,在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的車間裏,工人們正加緊生産。“今年10月,我們自主研發的創新藥‘馬昔騰坦片’獲批上市。新品上市帶來的直接效益是,公司營業收入將增長10%左右。”企業財務負責人張瑋直言,除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外,企業背後的“軟支撐”——稅費優惠政策也尤為重要。“在上門輔導過程中,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部門幫助我們及時享受了先進製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計提了今年1至10月份所屬期的增值稅加計抵減額,合計500萬元,釋放出更多現金流,讓我們對未來發展有了更多底氣。”

  “從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到先進製造業加計抵減,稅費政策的紅利真是一波又一波!”位於溧陽高新區的上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郭軍華算了一筆減稅賬:經過稅務人員“一對一”輔導,公司已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2131萬元,先進製造業增值稅加計抵減1241萬元。

  “小塊頭”輕裝上陣

  佔全省企業總數過九成、吸納城鎮就業人口超八成,中小微企業是江蘇經濟的韌性、潛力所在。

  稅費優惠政策的紅利,也同樣送到了這些“小塊頭”手中。對住宿餐飲、文體娛樂、交通運輸、旅游、零售、倉儲行業納稅人和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暫免徵收房産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執行期限延續到2023年12月31日;2027年年底之前,繼續對月銷售10萬元以下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對適用3%徵收率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按1%徵收率徵收增值稅。

  鎮江市稅務局經濟分析科科長夏雨説,“從稅收大數據來看,隨着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的落實落細,我市中小微企業的開票銷售、開票戶數、研發投入、入庫稅收、代扣代繳個稅人數等稅收指標均呈現平穩增長、持續上升態勢,在保運行、保市場、保就業、保動力等方面發揮出積極作用。”

  “上午申請退稅,下午錢就到賬了!”常州市武進區湟裏鎮友之暢建材店老闆席志豪告訴記者,“武進區稅務局工作人員主動電話告知我今年小規模納稅人能享受增值稅減按1%稅率的優惠,並指導我在電子稅務局完成申請退稅的操作,很快我就收到了1.58萬元的退稅。我們做的都是小本生意,手頭資金非常緊張,這筆錢幫了大忙!”

  “今年前10月,我省中小微企業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046.1億元,佔比62.9%。”省稅務局收入規劃核算處相關負責人説。

  “生力軍”活力澎湃

  民營經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的重要力量。數據顯示,前10月,我省民營經濟新增減稅降費1275.9億元。

  在長江下游黃金水道,大型龍門吊、高架吊車井然運轉,江蘇揚子江船業集團正在加緊趕制訂單船隻。企業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交付了6艘全球頂級集裝箱船,創下了“中國造船”新速度。

  “同樣有速度的,是稅收優惠政策在企業落地。”揚子江船業副總經理丁建文説,今年,揚子江船業已收到出口退稅4.5億元,企業將用好稅收紅利,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助力民營企業持續追“新”逐“高”,在南京,浦口區稅務局組建“浦稅青語”青年政策服務團隊深入民營企業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在徐州,新沂稅務部門成立“新項目稅費服務團隊”,從立項到達産開展全程服務、輔導,讓地方政府招引的新項目穩步落地、盡快達産;在無錫,惠山區稅務局通過“稅收網格員”模式進行兜底服務,借助稅企交流群、徵納互動&&等多渠道加強對民營企業各類稅費新政宣傳和操作輔導。

  “隨着一系列政策的接續發力,前10月,我省經濟運行整體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的背後,增加的是經營主體的發展信心。”省稅務局收入規劃核算處副處長邱薇説,全省稅務系統將充分利用稅收大數據,確保優惠政策應享盡享,推動經濟加速回暖。(王建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