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文物局、教育部公布了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大思政課”優質資源示範項目名單,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與南京大學合作推出的項目——打造“六個一課”,講好國家公祭儀式舉辦地“大思政課”入選。
據了解,2022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入選教育部等八部門公布的全國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為了發揮好教學基地的作用,紀念館今年成立了愛國主義教育專班,開闢特殊通道,制定專項方案,針對全國大、中、小學設置了不同的教育內容。
為了講好這堂愛國主義大思政課,紀念館和南京大學開發了分眾化教學課程“六個一課”:即面向南京市高中行將畢業出國的留學生的“行前一課”;面向部隊官兵和軍校學員的“入伍一課”;面向港澳&僑各界人士開設的“復興一課”;面向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從教一課”;面向新入職的黨員、幹部開設的“入職一課”;與南大中美文化交流中心合作,面向留學歸國人員開設的“歸國一課”。受教育的群體不同,課程也各有側重。如“行前一課”旨在讓準留學生們認識到南京大屠殺歷史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更是全人類的共同記憶,號召中國青年做愛國主義的踐行者、中國故事的講述者、和平種子的傳播者;“入伍一課”則通過講述南京保衛戰等軍事案例引導官兵在回顧苦難歷史中堅定投身強軍事業的決心意志,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
“復興一課”教學現場
此外,紀念館還推出了“以史為鑒課”“證言傾聽課”“緬懷儀式課”“遺址尋訪課”等,增強學習體驗。並開發了一系列網絡微課,如“雲説文物”“歷史微課”“紫金草和平雲講堂”等,打造“雲上大思政”。(報道員:徐紅霞 竇心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