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集成創新資源加大對高成長性企業培育 ——
助獨角獸瞪羚企業“高跳快跑”
11月24日,2023年江蘇獨角獸企業暨高新區瞪羚企業評估結果發布會在南京舉行。在省科技廳的指導支持下,省生産力促進中心發布評估結果:2023年共評估入圍江蘇獨角獸企業50家、潛在獨角獸企業311家,江蘇省高新區瞪羚企業811家,數量分別同比增長21.95%、16.92%和9.74%。
“開展獨角獸企業和瞪羚企業評估工作,主要目的是樹立高科技高成長高價值企業標杆,加快培育世界一流創新型企業,營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良好生態,打造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産業科技創新中心的動力源。”省生産力促進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趙志強&&。
“獨角獸”專注研發,樹立創新標杆
新能源、集成電路、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等領域是目前全球創新的主陣地。江蘇獨角獸企業始終專注於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平均每家獨角獸和潛在獨角獸企業近4年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3件,70多家企業承擔、參與過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或轉化過相關項目成果。
從獨角獸企業區域分佈來看,今年江蘇50家獨角獸企業分佈在9個設區市,其中蘇南地區42家、蘇中地區3家、蘇北地區5家。311家江蘇潛在獨角獸企業分佈在12個設區市。
位於蘇州的獨角獸企業追覓科技創立於2017年,是一家擁有自研核心技術的全球化廣義機器人公司。追覓科技中國區副總經理郭人傑介紹,2015年,追覓初創團隊開始從0到1攻克智能清潔電器的核心技術——高速數字馬達,並將諸多創新技術應用到各類智能清潔場景中,將尖端科技用於生活普惠。
“在高速數字馬達領域,我們是全球第一家高速數字馬達轉速突破18萬轉/分鐘的企業,是行業少數擁有自研自産高速數字馬達能力的企業。”郭人傑告訴記者,目前自研高速數字馬達已實現量産16萬轉/分鐘,生産18萬轉/分鐘,儲備20萬轉/分鐘,躋身國際領先水平。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追覓人形機器人成為全球首個完成咖啡拉花的通用人形機器人。
在此次發布會中,連雲港市首次出現潛在獨角獸企業——江蘇力磁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公司綜合部主任肖雙華告訴記者,他們打造了全球首創的嬰幼兒專用磁共振成像系統。“目前,新生兒保健特色專科建設還存在一定困難,比如嬰兒專用磁共振設備較為缺乏。市面上的磁共振設備基本上為成人設計,並不完全適用於嬰兒。”
肖雙華&&,0—12個月嬰兒腦部位置磁共振成像系統的研發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力磁醫療經過長期研究,通過算法優化,硬、軟體合理配置,實現高清成像,已完成臨床驗證。“嬰兒頭部位置磁共振成像系統的設計研發,充分考慮嬰兒依從性差、腦部發育快的特點,避免高噪聲、轉運、交叉感染等不利於嬰兒的因素,使用時無需麻醉,且不受月齡、體重、出生時間制約。”他介紹,公司推出的首創嬰幼兒專用磁共振成像系統,經統計一次成功率達100%,是目前嬰兒腦部疾病防治的適宜裝備。
據了解,江蘇獨角獸和潛在獨角獸企業上年度研發費用支出達213.26億元,科技活動投入強度為11.22%,超七成獨角獸和潛在獨角獸企業獲得了授權發明專利,平均每家15件。獨角獸和潛在獨角獸企業總估值1637.39億美元。
“瞪羚”保持跳躍式高成長態勢
瞪羚企業通過核心技術突破取得跨越式發展,具有成長速度快、創新能力強、專業領域新、發展潛力大的特徵。據統計,811家江蘇省高新區瞪羚企業分佈在全省55個省級以上高新區,國家高新園區實現了瞪羚企業全覆蓋。全省高新區瞪羚企業平均成立時間為8.5年,成立5年營業收入突破5億元或成立11年營業收入突破10億元的企業有64家,通過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的企業為41家。
近一年,瞪羚企業以較高的創新投入不斷跨越“死亡谷”。數據顯示,瞪羚企業科技活動投入強度為9.31%,高新技術産品銷售收入佔銷售總收入的比重為74.70%,有效發明專利數近4年複合增長率達33.71%。
來自鹽城的江蘇南大華興環保科技股份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工業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新技術研發與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總經理楊峰介紹:“公司的主導産品能夠較好地補上工業廢水前置處理領域的短板。”在精細化工水污染防治研究領域,公司已獲成果主要包括零價鐵協同穩流式厭氧反應器、多段式光催化氧化反應器等,形成33件發明專利。
“公司持續獲得工信、發改、科技、人才等條線相關部門資金政策支持。2017年成為江蘇省産業技術研究院水環境工程技術研究所共建單位,2022年獲批江蘇省科技廳科技成果專項資金。未來,我們將持續聚焦工業污染控制領域,將&&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産品産業優勢,為‘雙碳’目標的實現再作新貢獻。”楊峰&&。
省地合力構建全面培育機制
推動獨角獸、瞪羚企業“高跳快跑”,江蘇持續發力。一組數據亮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在省地合力的支持培育下,我省獨角獸企業由2018年的8家增加到今年的50家,潛在獨角獸企業由2018年的34家增加到今年的311家,高新區瞪羚企業由2017年的183家增加到今年的811家,入圍“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的企業數攀升到全國第四,“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榜單”的企業數攀升到全國第二,入圍“國家高新區瞪羚企業榜單”的企業數位居全國第三,高科技高成長高價值企業矩陣持續擴大。
近年來,我省構建覆蓋企業初創、成長、發展等不同階段的政策支持系統,為培育高科技高成長高價值企業的蓬勃發展厚植沃土。
位於南京的潛在獨角獸企業馴鹿生物成立於2017年3月,是一家致力於細胞創新藥物研發、生産和銷售的生物制藥公司。“公司以開發血液腫瘤細胞類藥物和抗體藥物為創新基石,向自身免疫疾病拓展,擁有完整的從早期發現、臨床開發、註冊申報到商業化生産的全流程能力。”公司董事會秘書林夢涵介紹,公司現有10余個處於不同研發階段的創新藥物品種,其中伊基奧侖賽注射液是全球首個全人源靶向BCMA CAR-T産品,也是中國首款自主研發和全流程生産的CAR-T。
“在馴鹿發展道路上,政府一系列産業政策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林夢涵&&,南京市先後&&了生命健康專項用於新藥臨床前研發支持政策、生物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支持新藥臨床及産業化研發。同時江北新區重點發力基因細胞領域,搭建生命健康全産業鏈,深耕産業生態,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下一步,我們將集成科技創新資源,加大對瞪羚、獨角獸等高成長性企業的培育,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到‘十四五’末力爭實現‘1515’奮鬥目標:即培育獨角獸企業100家以上、潛在獨角獸企業500家以上、瞪羚企業1500家以上,推動高科技高成長高價值企業矩陣持續壯大。”趙志強&&。(張宣 楊易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