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江蘇省微小衛星産業創新發展聯盟成立大會在江蘇南京召開。會上,江蘇省微小衛星産業創新發展聯盟正式成立,將聚力打造江蘇微小衛星自主創新産業生態體系,促進衛星産業高質量發展,帶動全省産業跨界融合發展。會上還發布了《江蘇省微小衛星産業白皮書》。

  在全球新一輪工業革命背景下,伴隨國家航天發展戰略的實施以及“互聯網+航天”的産業升級變革,我國商業航天發展迅猛。江蘇自2011年起共發射衛星及火箭17次,在衛星總體設計與空間在軌服務、深空探測與隱身衛星設計、光學及高光譜衛星載荷研製等方面科研實力領先,在衛星&&、衛星載荷、電源系統、電推進系統、衛星通信設備等方面的生産製造優勢明顯,在衛星通信、導航和遙感方面應用場景豐富,應用領域涵蓋國土普查、環境保護、應急減災、氣象海洋、智慧城市等20多個行業。2022年,全省衛星産業規模超400億元。

  (江蘇省微小衛星産業創新發展聯盟成立大會現場)

  近年來,隨着衛星微小型化、高密度集成化、輕量化、低成本化的趨勢愈加明顯,微小衛星逐漸成為航天産業新的增長點。江蘇省微小衛星産業創新發展聯盟以“平等互利,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為原則,將承擔政策和戰略研究、交流與合作、人才培養、關鍵技術攻關、高水平&&建設、課題協作與標準完善、成果轉化等多項職責,旨在共同探索微小衛星産業創新發展路徑及融合應用新模式、新思路,打造江蘇微小衛星自主創新産業生態體系,助力江蘇製造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聯盟現有61家成員單位,會上選舉南京理工大學為第一屆理事長單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八五一一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四研究所、南京熊貓漢達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中網衛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單位為副理事長單位,推選南京理工大學校長付夢印為聯盟首任理事長,南京理工大學校黨委副書記廖文和為聯盟首任執行理事長。

  江蘇省微小衛星産業創新發展聯盟專業工作組同步成立,擬設總體組、産業人才組、技術創新組、市場合作組、行業應用組等5個專業工作組,由聯盟內重點企業牽頭,制定詳細工作計劃,推進各項工作開展。

  江蘇省工信廳副廳長、省國防科工辦主任李強説,希望聯盟推動産業鏈上下游互動發展,促進聯盟各單位交流合作,推動産業創新協同發展,開展高層次人才培養、卡脖子技術攻關,促進交流與合作以及成果轉化,推動産業跨界融合發展,加快航天、通信、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産業的深度融合發展。

  會議現場,《江蘇省微小衛星産業白皮書》正式發布。白皮書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累計發射1.4萬餘顆衛星,共有7218顆在軌運行(微小衛星佔比70%以上),微小衛星的低軌大規模星座建設已成為新的大國競技場。江蘇科研實力雄厚、製造體系發達、應用場景豐富,微小衛星産業規模近300億元,相關研製與應用企業逾百家,已初步形成以南京、蘇州等地為核心的集聚發展空間布局,是長三角地區衛星研製與應用的核心力量。(肖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