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九一八”事變爆發92周年。9月18日上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與全國抗戰類紀念館同步舉行銘記“九一八”事變爆發92周年活動。

  紀念館“古城的災難”雕塑上方懸挂“銘記歷史 勿忘九一八”橫幅。9時,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青少年代表、部隊官兵代表、紀念館館員代表在公祭廣場就位。

  9時18分,“升國旗、唱國歌”儀式開始。全體人員面向國旗肅立致敬,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全場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升旗儀式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余昌祥的女兒余惠如作為後代代表發言。她説:“1937年,我父親余昌祥11歲。他的生父余必福,被日軍抓去當挑夫,後在中華門外小市口慘遭殺害。父親的養父當時身中日軍兩槍七刀,僥倖逃生。我父親的遺願是讓歷史悲劇不再重演,讓我們的子孫後代永遠生活在和平的陽光下。作為他的子女,我更有責任和義務,銘記這段沉痛的歷史,傳承歷史記憶,為維護和平安寧,盡自己一份力。”

  9時25分,“撞響和平大鐘”儀式開始。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後代代表、青少年代表、教師代表、部隊官兵代表、紀念館紫金草志願者代表等共6人共同撞響和平大鐘。大家在鐘聲裏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當天,由中國美術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金陵美術館共同主辦、江蘇省美術館支持的“永遠的銘刻——抗戰歷史記憶版畫展”在紀念館3號展廳開幕。

  此次版畫展,作品來源廣泛,首次匯集了中國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金陵美術館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珍藏的版畫作品,呈現了李樺、王琦、古元、彥涵、力群等第一代新興版畫藝術家和當代版畫創作者的作品。

  本次參展的版畫藝術家,有的是戰爭的親歷者,有的是時代的見證者。89歲高齡的版畫家程勉耗費30年心血創作《血寰——南京大屠殺木刻系列組畫》,被紀念館永久收藏並在本次展覽中展出。作品透過個體生命的微觀視角,讓觀眾更容易感受到民族的傷痛以及危亡時刻的個體遭遇。(報道員:竇心蕊 徐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