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接送孩子的家長有座可坐、有處可逛、有景可看
開學季,無錫為“等待”溫馨升級
東林小學校外家長等候區
“大變樣,以後接娃不怕風吹日曬淋雨了。”9月4日7點40分,大成巷步行街上,無錫連元街小學後門,邢女士讓女兒站在古色古香的家長等候區長廊內,用手機記錄下孩子的新學期新氣象。2023秋季新學期伊始,通過微改造,無錫市一批學校“家長等候區”集中“上新”,讓接送孩子的家長有座可坐、有處可逛、有景可看,等待也更有溫度。
開學首日,家長等候區反響如何,本報記者現場體驗。
首日見聞
“上新”之後,接送學生更有序
叮鈴鈴……4日下午5點50分,濱湖區蠡園中學放學鈴聲準時響起,校門外秩序井然,以往家長扎堆等候的情況已不見蹤跡,家長們坐在家長等候區悠閒地等待自家孩子。
蠡園中學的家長等候區設置在學校南門兩側,除了有遮雨棚以及休閒座椅,還設置了信息公開欄,學生的課表、作息時間表以及一週食譜等信息公開,家長們可以一邊坐著等候孩子放學,一邊查看學校推出的各類校內信息。
從太湖之濱的濱湖區來到江尾海頭的江陰市,上新的等候區讓家長同樣讚不絕口。
“第一次體驗這樣的接送系統,真讚!”4日,江陰市濱江科技城小學的“家長驛站”全新投用,據悉,這是江陰市首個地下接送系統,寬敞明亮的等候區不僅配備了座椅,還避開了機動車、非機動車、人員混雜情況,為家長們提供了一個安全、適宜的接送環境,贏得了不少家長的點讚。
江陰市濱江科技城小學位於江陰高新區,學校地下部分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包含機動車位311個。接送區設置在普通教室中央區域的正下方,學生上下學均需要刷卡經過接送區域才能實現上下學,同時,家長們也需要通過接送區域實現接送學生。
家長點讚
少了一份枯燥,多了一份溫馨
在濱湖區,記者發現,蠡園中學校門口的秩序井然,除了家長等候區的設置,還得益於該校專門搭建的可視化放學系統。該校德育處副主任康道峰告訴記者,蠡園中學可視化放學系統以班級為單位,將全校所有班級的放學狀態——未放學、放學中和已放學,分別用紅、綠、黃三種不同的顏色顯示在大屏上。通過刷卡識別、語音播報、大屏幕顯示、班級放學這一流程,讓放學狀態可視化,進一步優化放學步驟,縮短家長等待時間,提升放學效率。
不僅僅是蠡園中學,針對中小學接送孩子家長人數眾多,存在扎堆等候、日曬雨淋、交通擁堵等問題,新學期濱湖全面升級優化空間布局,暖心上線校門口的“幸福驛站”。截至目前,河埒中學、立人小學、峰影小學、水秀實驗金色江南幼兒園等學校已在校門口貼心設置家長等候區。轄區內在建的10所學校還在設計中增加了地下接送系統,將與新校同步規劃、同步建成、同步使用。
位於無錫經開區的尚賢萬科小學門口的家長等候區佔地大約230平方米,內設有22把長椅,還鋪上了地墊。下午學生放學前,已有早到的家長坐在裏面安靜等候。當天來接孩子的家長張女士説,自己騎車到校門口看到這塊區域時,心就被暖到了,“要點一個大大的讚!”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家長的點讚並不僅僅是因為“硬體”的改造升級,更因為“軟體”的關懷。針對一些接送時可能會産生的“突發情況”,江陰濱江科技城小學還做了溫馨提示。比如,家長在接娃過程中特別想上廁所,可以由應急通道中的工作人員刷臉放家長進入校園上廁所。上完廁所後,立即出校園,從“人行通道”重新進入地下接送系統。比如,沒及時接到孩子的話也不用着急,孩子將在刷卡處的“內候接室”等待家長。
同樣受到家長點讚的還有江陰市長涇實驗小學打造的風雨長廊。據悉,風雨長廊從南到北,分別設置了家長等候區、機動車及非機動車停車區,並設立了進口與出口,避免因為家長扎堆引發交通事故,對緩解區域交通起到積極作用。不僅如此,約300米長的風雨長廊還串聯沿線,與周邊的公共服務空間、景觀,共同組成了城市線性公園。
因校制宜
顏值+文化,校門口獨特風景線
連元街小學是無錫的百年名校,由於地處寸土寸金的老城區,校門口建設條件限制較多,其本部家長等候區的改造從一開始就吸引着各方關注。“把原先的店舖都拆掉,改成了等候區。”白墻、灰磚、黑色廊柱、暗黃色的木欄杆,等候區連廊透着江南風韻,記者注意到,該區域與改造煥新後的大成巷步行街保持風格統一,簡約而舒朗。
記者了解到,為家長和學生帶去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家長等候區都是因地制宜進行改造,部分等候區建設效果圖已出爐。這些家長等候區建設兼顧了功能、顏值乃至校園文化元素,成為校門口獨特的風景線,也讓家長們的等待少了一份枯燥,多了一份溫馨。
梁溪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得益於梁溪“微改造・微幸福”家長等候區項目,今年暑期,梁溪區對連元街小學、南長街小學、蘭亭小學、通德橋小學等校門口有建設條件的25所學校集中建設了家長等候區,均於新學期投入使用。此外,梁溪區新啟用的8所學校也在城管、屬地街道的支持下建成了家長等候區。這些等候區美觀又實用,同時發揮着接送引導功能,也將成為學校文化宣傳、家校共育的場所。
下一步,古運河實驗小學將結合運河風光帶品質提升工程、僑誼實驗中學將結合南下塘地區的文化街區改造、花園小學將結合通揚路“拆墻透綠”及整體煥新開展家長等候區建設,通過集中建設一批,再推進到全面分類實施“因校制宜”完成家長等候區的建設。
濱湖區教育局相關人士介紹,未來還將統籌考慮交通安全和城鎮風貌,結合學校周邊環境與建築特色,按照“一校一特色”原則,逐步完成轄區其他68所學校的家長等候區改造,並融入城市文化、校園文化元素,為家長創設有顏值、有內涵,實用性與體驗感拉滿的“幸福驛站”。(徐兢輝 韓玲 唐蕓蕓 張月 徐嘯雨 陳春賢 楊涵 李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