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省科技廳公布2023年第五批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靖江市有62家企業入選,2023年已入庫企業總數為泰州各區市第一。今年以來,該市累計推薦77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參評,其中679家已公告入庫。
此前公布的2023年江蘇省科技副總項目擬入選對象名單中,來自南京郵電大學、珠海科技學院等高校的8名專家教授將與靖江企業開展相關合作。到目前,該市已累計吸引68名科技副總。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靖江在推動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方面邁出堅實步伐,今年4月入選江蘇省創新型示範市建設名單。”靖江市委書記、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張長平説,面對新形勢、新挑戰,靖江正以建設創新型示範市為統領,持續激發基層創新活力,不斷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系統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重塑靖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近日,位於靖江的江蘇飛躍機泵集團同時接到兩個高溫熔鹽泵組的訂單,一個要求新生産一套國産泵組,另一個要求改造美國進口的同類産品。這兩個訂單中,國産設備是“技術標兵”,進口設備反而成了“改造對象”。就在幾年前,進口這樣一套設備至少需要上百萬美元。2016年起,由科技鎮長團搭橋,企業、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和江蘇大學聯合攻關,終於製造出質量優於歐美國家産品的國産熔鹽泵,價格只有進口産品的1/3,現已成為國內企業建設太陽能光熱發電站的首選設備。此後,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和靖江合作不斷深化,成功研發出新型高溫耐腐合金結構材料,産品廣泛應用於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高端裝備。中國科學院專家團隊和靖江合作建設的創業項目,也成功入選2022年度江蘇省“雙創團隊”。
靖江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靖江已與全國6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緊密的産學研合作關係,結成校企聯盟178個,建成9家高校技術轉移中心,構建起以企業為主體、高校院所為依託的技術創新體系,企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該市近幾年還通過資源整合與産學研合作,建成靖江機器人智能製造(焊接)中心、先進金屬材料涂鍍國家工程實驗室靖江分部、中科光電(靖江)研究中心3家專業性新型研發機構,在推進科技自立自強中發揮了較大作用。
靖江機器人智能製造(焊接)中心由靖江市政府和南京理工大學共建,針對“機器人系統裝備”等五大類軟硬體産品及數字化焊裝車間一體化解決方案,開展各類對外技術服務。中心現已完成1萬餘平方米基礎設施建設,柔性引進院士1人、客座教授13人、高校研究生82人,培養技術領軍人才、技能帶頭人300多人,為靖江新時代造船公司“船梯機器人切割—焊接生産線”、亞星錨鏈公司“錨鏈焊接生産線”的建成運行提供了強大技術支撐。
聚焦“智造強市”“爭做全國縣域先進製造業二十強”目標,靖江2022年起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三年行動計劃”,&&創新型領軍企業扶持政策,大力培育“獨角獸”、“瞪羚”企業,強化“頭部”企業資源垂直整合能力,促進大中小企業協作創新、融通發展。靖江市市長申強説,靖江主動融入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緊抓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機遇,推動離岸創新,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到一線城市建研發機構,搶佔人才項目引入和科技成果轉化先機。
自主創新正加快引領靖江産業邁向中高端,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競相邁入“智改數轉”新賽道,一批行業隱形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創新型領軍企業、科技“瞪羚”企業發展勢頭強勁。江蘇賽德力制藥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投資1.1億元建設全球離心機故障診斷中心&&,離心機産品全球市場佔有率達21%,全球第一。2021年該公司聯合江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研發“高速旋轉設備智能診斷工業互聯網&&研發及産業化”項目,致力打造制藥機械領域“工業醫生”,已獲泰州市“揭榜挂帥”重點科技項目立項。江蘇先鋒精密製造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研發5納米芯片刻蝕機核心部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成為中芯國際、中微半導體等國內知名半導體設備企業的重要零部件供應商。
與此同時,“揭榜挂帥”聯合攻關、“百優企業院校行”“院士專家靖江行”……一項項戰略舉措,促進靖江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創新生態持續優化,創新活力顯著增強。到2022年底,靖江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15家,繼續領跑泰州地區,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規上工業比重提高到47.43%;建成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3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105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54家,有5項企業標准入選全國“領跑者”榜單。(顧介鑄 賈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