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山區陽山鎮火炬村黨總支書記鄭斌的“納涼夜講”開始,在新近獲評省特色田園鄉村的老古潭,全新的河畔規劃展示涼亭內坐滿了村民,鄭斌把“田園牧歌、夢裏桃源”為主題的未來村莊設想向大家一一講解,同時還聽取建議。在桃鄉陽山,接地氣、冒熱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夜文化”系列活動,在蜜桃收穫季節後登場,“桃源放歌”理論宣講隊和村(社區)負責人、種桃能手等組成了數十人的“服務隊”,每天傍晚來到村頭巷尾,傳播新理論、普及新知識。

  人居環境提升,“打卡地”越來越多。夜幕降臨,坐落於桃源村山南頭文化藝術村的仙木裏·鐘書房燈光亮起來,這座獨具特色的“山間鐘書房”成了當地村民閱讀打卡的文化地標。不少暑假回來的學生喜歡聚到這裡來,閱讀、交流,聽村裏人講家鄉的變化,還在朋友圈向自己的同學“炫耀”。“陽山向百姓免費開放遍佈各村(社區)的農家書屋、活動室等場所,還專門策劃開展‘納涼夜讀’系列志願服務活動,使夜間消暑活動增加了濃濃的文化氛圍。”該鎮相關負責人&&。

  挖掘歷史文化,共享文明“大餐”。俞顯峰是陽山鎮“桃源放歌”理論宣講隊成員,他在火炬村找到了當年參加過紅旗渠勞動的村民,通過考證,把相關的故事編寫出來,在新建成的火炬村鄉村振興館,他向十多名返鄉大學生講述故事,在分享中激勵年輕人成長。陽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把文化文藝志願服務隊招集起來,結合“惠暢小劇場”的演出,“研發”出一批融入陽山本地特色的節目,隊員們自編自導自演,受到百姓的一致好評。

  創新“舞動夜秀”,彰顯文明之美。使用10多年的陽山鎮人民公園,在百姓的呼聲中得到改造,煥新迎來首個熱鬧的夏季。鎮文化文藝志願服務隊把這個場所作為“主場”,精心策劃了傘舞、扇舞、錫劇、旗袍秀等綜藝節目,吸引遠近居民專門趕來觀看。

  “‘理論夜講’、‘納涼夜讀’和‘舞動夜秀’動靜結合,陽山的‘文化夜’內容豐富,還引來了濱湖、常州等鄰近地方的百姓。”陽山鎮相關負責人説。(裘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