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通游”跳出“老三樣”演繹新精彩——
用“工業思維”推動文旅出圈
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能停2300輛車的停車場滿滿當當;啟東圓陀角海上威尼斯酒店一房難求;濱江五山片區每晚江畔游人如織……天氣剛剛出伏,南通旅游熱度絲毫不減。
過去,人們游南通往往停留在“老三樣”——爬狼山、游濠河、看張謇(南通博物苑)。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上,南通也一度被調侃為“文旅荒漠”。資源稟賦有限,文旅如何出彩?南通,這個以工業經濟見長的城市,在今年夏天用火爆的市場表現驗證了文旅新探索的成色。
項目為王,“無中生有”增流量
離南通森林野生動物園不遠,今年6月剛開業的二期項目——冰雪樂園異常火爆。自開業以來,每天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暑假期間,多次單日客流量突破7000人次。
開業即火爆的何止冰雪世界!啟東今年重點打造的啟唐城沉浸樂園,25萬平方米唐風建築集群1:1深度還原古風街區。穿上漢服,拿上令牌,與200多名非玩家角色(NPC)玩一把深度沉浸式“劇本殺”,一下子戳中年輕人的“興奮點”,開業期間日均客流破萬人次。前不久,“極限挑戰”節目組把節目錄製地選在這裡。
“立足南通,盯住全國市場。”江蘇森迪文旅集團董事長秘書王飛分析,只有不斷開發新項目,才能持續提高“流量”,生成“增量”。
在動物園景區內,一片盤根錯節的巨型樹根矗立在水上,這是今年5月對外營業的夢幻島樹屋項目。“100多間樹屋遠遠不夠住,我們自己都訂不到。”工作人員介紹。不遠處,一座非洲草原主題酒店正在加緊裝修,年底竣工後,整個園區預計年吸引游客超500萬人次、營收超8億元。
發展工業經濟首抓項目建設,發展文旅産業同樣堅持“項目為王”。近3年的省級重點文化和旅游産業項目名單中,南通10多個項目在列,今年,總投資185億元的125個市級重點文旅項目正加緊建設。
山東游客張皓洋早年來過南通,今年再來時驚訝地發現,南通竟增加了這麼多新奇景點,從洲際夢幻島植物園玩到冰雪樂園,一日之內賞玩四時景,他覺得這趟超值。
騰籠換鳳,工業旅游彰特色
暑假伊始,南通召開首屆工業旅游特色産品展銷會,圍繞融合“工業+文化+旅游”主題,推選發布包括唐閘古鎮民族工業風情之旅在內的9條“可看、可玩、可購、可體驗”的工業旅游精品線路。
大紅燈籠高高挂在古式宮燈般的路燈兩側,青石板路延伸到每一個舊工房門口……把老工房改造成美術館、博物館、手工藝術工坊,今天的唐閘古鎮重現往昔繁盛。
100多年前,愛國企業家張謇辦實業、興教育、建城市,創造20多個“中國第一”,為南通贏得“中國近代第一城”美譽。隨着時間淘洗,當年的工廠褪去製造功能。活用工業遺存,做好“騰籠換鳳”文章,是南通文旅“出圈”的又一探索。
“開園不到兩年,已吸引游客近百萬。”唐閘北市街區工作人員介紹,北市街區以近代工業集聚區為依託,搭載非遺老字號、傳統手工藝、文化創意、休閒娛樂等業態,成功將工業歷史文化“變現”,未來,還將“乘勝追擊”,將唐閘北市街區和周邊1895文化創意産業園區、東西工房及新建的600畝文旅區融合。
張謇是南通工業旅游的獨有IP。在近日文旅部推出的《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精品線路路書》中,張謇故里——海門區常樂鎮頤生村被列入長江鄉村振興之旅推薦。頤生村黨總支書記顧蓓蕾告訴記者,頤生村本是個農業村,卻意外乘上以張謇為主題的旅游“翅膀”,以頤生酒廠為核心,將張謇故居、頤生·汀村等串珠成鏈。如今,百年頤生酒醇厚迷人的酒香,吸引各方游客前來打卡。
轉型升級,江風海韻奏新曲
7月25日晚,一場別開生面的文藝演出在濠河畔開演。南通市民孫新能激動不已:“闊別多年的‘濠濱夏夜’又回來了!”
一條10公里長的濠河繞着南通城流淌千年,是南通最著名的文旅招牌。舊詞譜新曲,濠河景區今年啟動水上博物館線路,入選18個江蘇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典型案例名錄。在狼山國家森林公園,綿延數十公里的濱江步道已成為游客來南通游山看江的首選,7月游客數量突破30萬人次。
轉型升級的不只一山一河,作為全國唯一濱江臨海鄰上海的城市,南通做優文旅産業“江風海韻”大文章。
今年4月,南通市委書記吳新明在江海國際文化旅游節上提出,建設江海特色文化強市、打造長三角新興旅游目的地。旅游節處處點題“江海”,發布的六大板塊100多項文旅活動幾乎都與江海相關。
被重點推介的海門青龍港1806景區,以青龍港碼頭為軸心,總投資超5億元,打造“四季變化鮮明”的濱江生態景觀綠地。來自南通市區的四季戶外自行車騎行隊將其納入團隊騎行路線之一,這裡也成為南通“江海之鏈·戀上南通”追夢最美江海岸線系列活動最火熱的路線。
坐擁沿江岸線239公里、沿海岸線238公里,當下,南通正聚力打造“揚子江世界級城市休閒旅游帶”“世界級濱海生態旅游廊道”。從擁江攬海到暢游江海,南通文旅加快駛向新藍海。統計顯示,今年1—7月,全市接待游客3535.96萬人次,同比增長86.3%;實現旅游總收入479.21億元,同比增長83.2%。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長15.6%和8.5%,分別高於全省4.4和5.4個百分點。(嚴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