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脈通南北,千載連古今。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縱貫南北,是一部書寫在華夏大地上的宏偉詩篇。大運河在千年流淌中見證了一座座城市的滄桑巨變,也孕育了璀璨豐厚的文化記憶。

  8月2日,第六屆“古漕新韻 千秋傳承”蘇&&年藝術家大運河城市采風行啟動儀式在南京舉行。省政協副主席、江蘇中華文化學院院長周嵐,江蘇省海外聯誼會常務副會長顧萬峰,江蘇省委&&一級巡視員吳偉榮等出席,江蘇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江蘇中華文化學院副院長劉步健主持儀式。江蘇中華文化學院副院長陳鋒、朱傑、錢照亮參加啟動儀式。

  “古漕新韻 千秋傳承”作為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品牌活動,自2018年創辦至今,已連續舉辦六屆。7月底8月初,來自台灣的40人的青年學生團組、60人的青年藝術家團組來到江蘇,走進蘇州周莊、平江歷史街區,淮安河下古鎮,宿遷皂河古鎮等代表性的運河文化地標,感受運河文化,描繪運河風情。

  遇見江南 詩畫姑蘇

  “青磚伴瓦漆,白馬踏新泥……”蘇州平江河畔,一曲委婉動聽的清音,吸引台灣師生們紛紛駐足,這就是多少人慕名而來只為聽一曲的蘇州評彈《聲聲慢》,這首《聲聲慢》一下子將來自台灣的師生們帶入吳儂軟語中的水韻江南。一條平江路,半部姑蘇城。全長1606米的平江路,被稱為“沒有圍墻的江南文化博物館”。作為蘇州“運河十景”之一,平江路也是迄今為止蘇州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歷史街區。行走其間,仍能觸摸到千年江南脈動。推一扇臨河的小窗,聽一曲溫婉的評彈,品一杯清幽的香茗,尋一段悠長的小巷......師生們漫步平江路,感受這個城市“最江南”的韻味。古老的平江路也有年輕化的一面,除了傳統的歷史文化景觀,還有充滿青春活力的藝文空間,讓師生們感受到蘇州人文與經濟共同發展的“雙面繡”的動人魅力。

  在蘇州,師生們走進周莊寫生,將江南水鄉的小橋流水人家的美景收入筆底;走進蘇州的大學欣賞江南藝術表演,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好。

  以文論道 以筆會友

  7月31日,蘇&&年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交流論壇在江蘇中華文化學院舉行。書畫藝術專業青年學子以文論道,圍繞書法、篆刻、繪畫等主題展開學術交流和實踐切磋。兩岸多個高校的專家學者出席本次交流論壇。

  本次論壇還發布了《古漕新韻 千秋傳承 蘇&&年學生研學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交流論壇論文集》。活動中,六位青年學生進行了交流發言,並由專家學者進行點評。“我昨天看到論文集非常激動,雖然論文的篇幅沒有很大,但是涉獵面廣,研究點深,而且研究題材多元豐富。”本次論文的學術主持這樣評價。

  下午的實踐交流中,書畫家們通過現場示範向青年學生們講授了書法、繪畫的技法,學生們圍在畫桌邊聽得全神貫注,有的學生高舉着手機拍攝視頻,不遺漏任何一個細節。此次論壇,學生們通過思想的交流碰撞、專家的現場指導,學生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體悟和認識。

  同繪運河 翰墨緣深

  “運河三千里,醉美是淮安。”此次采風活動中,青年藝術家團組走進“運河之都”淮安。淮安在漕運歷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座因運河而生、因運河而興的城市,在古代既是九省通衢,南船北馬舍舟登陸之地,更是明清漕運總督署的所在地。在淮安,藝術家們赴中國漕運博物館、河下古鎮、吳承恩故居、淮安水利樞紐“水上立交”、裏運河文化長廊等地開展實地寫生活動。在淮安“水上立交”,藝術家們被深深震撼了。陸地上的立交橋很多,水上的立交橋卻非常少見。淮安水上立交是亞洲最大的水上立交,京杭大運河和淮河入海水道在此立體交匯,具有運輸、防洪等功能。站在橋頭堡鋼索纜橋,極目遠望,千噸級貨船往來穿梭,蔚為壯觀。藝術家們讚嘆,這是一個讓我們驚艷的偉大工程,這樣的巨大投入,這樣的蓬勃發展讓我們感動。

  河下古鎮曾經“街市繁華,晚間燈火燭天,管弦盈耳。”花巷、火巷、估衣街這些老街巷名透出當年的繁華。這裡出了《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抗倭英雄沈坤等歷史名人,歷史韻味濃厚。現在的河下古鎮,游客如織、招牌林立,又現昔日的繁華風采,仿佛是一幅重現的《清明上河圖》,給了畫家們很多靈感。淮安也是世界美食之都。漕運的興盛讓淮安的美食更加豐富。美食是舌尖上的“詩和遠方”,大家品嘗了淮安軟兜、淮安茶馓等淮揚美食,仿佛回到了千百年前舟楫千里、錦帆無數的運河古城。歷史和現實、美食和文化在這裡交織,承載着無數繁華的盛景和動人的故事,讓大家感受到厚重而輝煌的運河文化的魅力。夜幕降臨,裏運河文化長廊華燈初上,藝術家們乘船游覽,面對在夜色中閃耀迷人的美麗清江浦,藝術家們説,這次的行程安排使我們系列參觀了運河沿岸之景,對運河的歷史文化脈絡有了清晰的了解,更加深入地了解運河文化、古人的智慧和中華傳統文化的底蘊。我們兩岸藝術家一起借助畫筆,描繪運河的風情,使我們在藝術上深入交流,心靈上更加接近。

  此次采風活動,藝術家們還走進“運河明珠”宿遷,參訪了皂河龍運城、洋河酒廠、泗陽媽祖文化園等處,用畫筆留下了宿遷“第一江山春好處”的風采。

  “蘇&&年藝術家大運河城市采風行”為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重要組成部分,此次采風行活動後期將完成作品收件等工作,於10月下旬在淮安舉辦寫生作品展。

  從小橋流水的江南水鄉到青磚碧瓦的運河古鎮,從古老的漕運碼頭到亞洲最大的水上立交,藝術家們領略了水韻江蘇靈動的文化魅力,見證了現代化江蘇新圖景,一起描繪了運河的人文之美、生態之美、發展之美,以藝術交流促進蘇&兩地交流合作。(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