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以人民為中心,為文脈而承傳”系列活動“石城尋脈——南京石頭城遺址博物館入口設計方案徵集”啟動儀式暨宣講活動在清涼山公園崇正書院舉行。
“以人民為中心”系列競賽由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自2018年發起,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持續聚焦空間品質的提質升級,旨在以“小空間”添就“新活力”,惠及“大民生”。今年,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人民為中心”系列活動基礎上,牽頭發起“為文脈而承傳”歷史文化遺産活化利用活動,聚焦具有南京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面向國內外開展設計方案徵集,並對獲獎方案擇優付諸實施,旨在形成以人為本、傳承發展、多方參與的合力機制,共同推動歷史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本次徵集以“石城尋脈”為主題,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與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聯合主辦,擬為依託清涼山蓄水池舊址打造的石頭城遺址博物館徵集入口專項設計。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劉青昊和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主任鄭孝清共同啟動本次徵集。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劉青昊&&,“脈”既是文脈,競賽基地所在的清涼山為石頭城遺址所在地,流淌着千年文脈,將在此建設一座石頭城遺址博物館,展示石城考古的重要發現;“脈”也是水脈,石頭城遺址博物館將依託清涼山蓄水池舊址打造,蓄水池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是首座由國人自主設計建成的北河口水廠的重要組成,在高峰時段源源不斷向市民供給涓涓水脈。希望參賽者以“尋脈”為線索,運用當代設計語言開展與歷史之場的對話。
活動現場,競賽學術策劃、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魯安東以“石城感脈”為題,對競賽任務、場所沿革、設計原則進行了解讀。他&&參賽者應注重場所精神,努力推動文脈傳承;也應注重環境思考,積極呼應城市脈絡;同時應注重實操可行,盡力倡導可持續發展。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賀雲翱以“發現石頭城”為題,講述了石頭城遺址的考古發掘過程和考古工作進展,讓參賽者更好地進行“石城知脈”。
競賽自7月20日起至9月20日面向國內外開展方案徵集,參賽者可通過“南京規劃資源”“南京創意設計中心”持續獲取賽事資訊。組委會將在10月開展評審,邀請國內外著名建築師、學者、歷史文化保護專家等組成學術委員會,評選出專業組、學生組一等獎各一名,優秀獎若干,獲獎作品將由南京市石頭城遺址管理處擇優付諸實施。通過多方參與,形成合力,助力南京扛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設更有特色、更有活力、更有溫度、更有厚度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傳承中華文化、彰顯文化自信貢獻智慧力量。(王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