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瞄準就業市場新變化,我省高職院校精準靈活設置專業
“職”通新産業 打開就業新空間
7月25日,江蘇2023高招二階段專科批次錄取省控線出爐,這意味着我省高職院校的高招錄取拉開帷幕。記者調研發現,在新職業頻出的當下,我省高職院校的院係設置更加靈活,一批批面向新興行業的技能人才畢業後走向就業市場,可望成為未來“大國工匠”的中堅力量。近日,記者採訪部分從高職院校畢業的新職業從業者,看他們如何向“新”而行。
産業升級
技術工人更出彩
數字經濟賦能,催生了一大批形態多樣、分工精細的新職業。製造業“智改數轉”颯沓前行,也迫切需要更多懂信息技術與智能製造的新型産業工人。
按下按鈕,整條生産線開始運轉——機器人正在按照既定的技術參數生産非標産品,通過攝像頭的智能檢測後,産品由AGV小車送往指定區域並存放……智能工廠的運維,需要工作人員事先調試,運籌帷幄。他們就是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
“無人化生産線,既需要建模技術映射現實環境,又需要倣真模擬預測,這其實就是一種數字孿生技術的運用。”剛從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楊林標,正在北京華航唯實機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製造工程技術崗位實習。
楊林標來自雲南,兒時就跟父母前往廣東生活。他一直記得在工廠流水線上當操作工的爸爸媽媽非常辛苦。因此,在高考填報志願時,他就選擇了智能製造專業,希望通過掌握新興技術實現自身理想。如今,在電腦前為無人流水線設計操作時,楊林標感到很充實。
如果説數字建模技術屬於“大寫意”,那麼機器人的調試工作就是細緻的“工筆畫”。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李若輝,正在江蘇省“小巨人”企業無錫黎曼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實習,他把自己比作機器人“導師”。
在工廠中,機器人通常以機械手臂的形式存在,對精度要求很高。這時,就需要李若輝和同事們的“校準”工作。“企業的很多産品都屬於非標準設計産品,保留出廠設置的機械手臂精度要求往往達不到標準。在這種情況下,機器人需要調整絕對精度,否則可能會‘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除了在電腦上通過編程調整精度,李若輝還需要手動調控。“我們不僅僅是機器人的老師,‘教’會它們如何更好地工作,還要給它們‘體檢’和‘治病’,讓它們的絕對精度、重復定位精度、軌道精度精確一點,再精確一點,最終生産出完美的産品。”
目前,剛進入企業的李若輝依舊在跟着師傅學習。“一般情況下,成為一名成熟的機器人‘導師’需要3—5年的時間。”
當數字技術賦能建築行業,這個傳統的行業也誕生了新職業——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掌握着未來建築的“核心數據”。
當記者見到揚州市職業大學畢業生劉寧時,他正拿着平板電腦在工地上與施工人員溝通交流。“現在的建築行業分工很細,一幢房子的水、暖、電管道由不同的單位設計施工,中間缺乏溝通,我們的任務就是分別收集各自設計平面圖,製作合成建築的三維圖像。這樣可以很清楚地找到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的線路走向,減少建築工人返工,節約建築成本。”劉寧介紹,通過三維圖像,施工人員仿佛有了一雙透視眼,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在建築完工後,劉寧還會將這份三維檔案存檔,這意味着未來建築檔案留存將以三維立體方式呈現。
市場細分
行業升級期待更多“潮”人
隨着生活需求的多元,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方式也發生改變,這促進了生活服務領域更多的職業細分。
互聯網營銷師可以稱得上近年來最火爆的新職業之一,直播帶貨的破圈效應正以不可阻擋之勢帶動新一輪電商經濟的升級和轉型。
查查作為直播間背後的“操盤手”,負責安排直播計劃、選擇售賣商品、與主播互動、實時查看直播後&掌控售賣節奏,以及直播後的復盤。他的工作涵蓋選品、視頻創推和&&管理、主播培訓等。
2011年,查查畢業於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營銷與策劃專業,從剛畢業時在淘寶和天貓&&上開網店,到如今在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社交媒體開設直播間和運營帶貨網紅賬號,查查一直站在數字營銷的“風口”上。
查查&&,互聯網營銷師存在的價值,就是運用知識和經驗做好篩選和匹配,降低消費者的試錯成本,讓適合的産品抵達需要的人手上。“很多人關注的往往是主播,但在主播的背後還有很多工作人員。想要售出更多的商品,不僅要在直播間下功夫,更需要直播賬號的運維和引流,掌握&&的運營規則。”
隨着旅游業的復蘇和暑期旅游市場的火爆,畢業於江蘇旅游職業學院的研學旅行指導師談濤和同事們工作已是飽和狀態。
談濤告訴記者,“在確定一條新路線前,我們需要根據當地的旅游資源摸排出適合進行研學活動的旅游目的地,踩線結束、研學團成團後,研學旅游規劃師還會根據團員們的年齡段來調整講解詞和研學手冊,並邀請專業老師做好講解。”
與一般導游不同,研學旅行指導師的名稱中有一個“師”字,更強調了這個職業的道德素養。“我們要帶着學生去獲得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給孩子們留下一個美好的旅行印象,讓他們研有所學、學有所成。”
新職業風口
為職業教育帶來新機遇
調查數據顯示,職業教育正緊密對接新興産業。在新業態、新職業領域,70%以上一線新增從業人員是職業院校的畢業生。為滿足産業布局和行業發展需要,職業教育正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等新興專業。在2021年發布的新版職業教育專業目錄中,專業更新幅度超60%,包括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新興領域。根據今年江蘇高職院校的招生信息,新增工業機器人技術、雲計算技術應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數字化設計與製造技術、數字財商、養老等熱門新興專業,為考生提供廣闊的選擇空間。
除了專業常更新外,職業院校還注重實踐性,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揚州市職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院長王欣&&,學院在學生入校之初就會與企業開展定制人才培養計劃,共建創新人才培養班,並邀請企業技術能手給學生們當技能導師,讓他們以“師帶徒”的方式開展相關教學,培養學生的工程核心能力訓練和創新能力。
隨着數字技術改變百業,很多傳統行業都在升級換代。為了讓學生掌握最新的産業知識和流程,學院將“私人訂制”的企業最新生産線搬進學校的實訓室。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機械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帶頭人唐霞&&,在校期間,團隊老師們會經常帶着學生進入不同的企業調研走訪,讓他們掌握專業核心技能,畢業後能迅速適應企業環境,為他們的職業提升創造空間。
無論是本科院校還是高職院校,都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創新是這個時代的靈魂。我們鼓勵學生創新創業。每年招生時,會成立一個30人左右的創新班,放大學生們的創新因子。”唐霞告訴記者,今年5月,學校創新班的大二學生劉平洋就帶着團隊自主研發的液態自變焦芯片金線缺陷快速檢測設備,前往全國職業教育活動周現場展示。
在李若輝看來,隨着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新職業行列,以及學歷天花板正逐漸被打破,每一個賽道上,只有具備專業知識技能、善於根據形勢變化不斷學習提升的人,才能走得更遠。(葉 真)